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博爾)1月29日,記者從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樂山市場監管系統從嚴從快查處并曝光了一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哄抬價格的價格違法行為以及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防護用品的行為。
案例一:1月23日,樂山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對樂山市某大藥房零售連鎖有限公司水晶店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將進價為21元/袋的3M口罩以32元/袋的價格對外銷售,以口頭答復的方式確定價格并銷售,構成涉嫌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
案例二:1月26日,樂山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峨眉山某科技有限公司該批產品進行了檢查,現場查獲12箱(4000只/箱)共計47500只“醫用外科口罩”,貨值金額6.1萬元,發現該批產品內外包裝生產批號、產品名稱不一致,涉嫌銷售無合格證明文件、過期、失效的醫療器械,該局己立案調查,將于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三:1月26日,樂山井研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馬踏鎮農貿市場內某商戶漲價銷售口罩的行為進行檢查。經查,該店主要銷售日用百貨等物品,在疫情期間臨時購進口罩高價銷售,且未標明銷售價格,涉嫌未履行進貨查驗制度等違法行為。針對上述情況,井研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該商家立案調查,對相關產品進行扣押,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案例四:1月27日,樂山夾江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夾江縣某大藥房進行了現場檢查。經查,當事人于2019年10月24日從購進一次性醫用口罩6500個,高價銷售且未明碼標價。檢查時,當事人上述口罩已銷售完畢。當事人的行為涉嫌構成未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夾江縣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將于近期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五:1月27日,樂山市中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樂山某大藥房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正在銷售的“guijun”口罩沒有明示產品銷售價格,且無口罩的供貨商資質和購進票據,執法人員依法對口罩予以暫扣。經查,該批口罩是非醫用KN95口罩。市中區市場監管局將對該店未明碼標價銷售商品的行為予以立案查處,并查扣該批口罩,要求藥店必須明碼標價且注明非醫用口罩。
案例六:1月27日,樂山市中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樂山市市中區某藥店進行檢查。經查,發現當事人所銷售的藥品均未明碼標價,涉嫌構成不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市中區市場監管局進行了立案調查,將于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七:1月28日,樂山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執法人員在轄區內進行巡查時,發現樂山高新區迎賓大道路邊有兩箱口罩,現場有兩人正在售賣。該局執法人員上前詢問,一人當即離開現場。經現場查實:該批口罩約3000個,口罩上無中文標識(有日文、韓文等標識),無檢驗報告,無進貨發票。執法人員立即對現場當事人詢問,責令現場當事人帶上該批口罩進貨票據、本人身份證到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區分局配合調查。此案正在調查處理中。
樂山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市場監管,希望廣大消費者積極監督,如發現違法線索,請撥打12345、1231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