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處理量達到26余萬只
集中處置醫療廢物 全省運行負荷為44.4%
據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處負責人介紹,與醫療廢物相比,廢棄社會口罩的特點是:分散、量小,與居民一舉一動息息相關。“亂扔口罩,就可能發生一場災難。”
四川省發動社區街道人員開展網格化宣傳,在住戶小區及公共場所、農村設置投放提示。同時,生態環境部門會同住建、衛健等部門緊急協調專家支持,圍繞口罩等社會零散醫護用品處置和公眾個人防護知識,短時間內策劃制作多個通俗易懂的視頻,聯動媒體泛開展科普宣傳。
1月31日,成都市保利心語三期市民王女士外出回家后,將口罩從臉上摘下,小心翼翼對折后,用酒精消毒單獨放在一只塑料袋里。“下樓時再丟到紅色垃圾桶中。”王女士說。問起怎么學會處理口罩,她笑了笑,“網上不是有視頻?”確實,1月27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通過抖音等多個平臺發布向居民演示“教科書般”的廢棄口罩處置過程。
1月31日,當日全省新增集中規范收運廢棄口罩大約26萬余只,收集量和收集效率較之前大幅提高。“我們提前部署,目前所采取的舉措,已經足夠應對目前的疫情形勢。”生態環境廳固體處負責人說。
必須正視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21個市(州)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258噸/天,運行負荷為44.4%。為防患于未然,四川統籌調配全省資源,已先行確定將4家危險廢物處置企業作為全省備用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設施。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