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于婷 攝影報道
年前補辦的身份證什么時候才能拿到?春節期間不小心弄丟了身份證,補辦會受疫情影響嗎?
面對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國各地紛紛出臺舉措并推遲復工來避免大量人員在返程過程中“扎堆”,阻止疫情的進一步蔓延。但與此同時,許多人也遇到了補辦證件“難題”。
針對大家擔心的身份證補辦、制證等問題,2月4日早上,封面新聞的記者也探訪了四川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制作中心。
在制證中心內,18名工作人員穿戴著工作服、鞋套、口罩“全套裝備”,在各制證環節的機器前忙碌著。經過下載、整理信息,打印,預定位等多個制證環節,一張身份證就這樣“誕生”了。但在發往居民手上之前,還要經過工作人員的專業檢查,“我們主要是核實信息,看看身份證上有沒有無法去除的頭發等雜質。”經檢查合格的身份證才會通過郵政快遞進行寄送。
據了解,從大年初六開始,制證中心就提前恢復了工作,對年前和春節期間受理的身份證制證業務進行趕工。“四川是人口輸入大省,每年春節前后都是我們最忙的時候,我們現在平均是一天趕制平時兩天的量,最費時的環節工作人員要工作10小時。”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制作中心副主任嚴洪兵介紹,在完成制證任務的同時,為了保障工作人員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制證中心采取相對靈活的不定時工作制,“各環節工作人員完成自己手上的工作就可以離開,這樣也是盡量減少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時間。”
目前,制證中心已全面進入“趕工模式”,每天制證約5.5萬張,截至2月3日,已累計發放身份證33萬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