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鄂A牌照運送草莓的面包車在成都新都經歷了一場泣笑奇遇記。一城的溫暖讓車在囧途,人在悲途的他鄉創業者感受到暖暖的春意。

  背井離鄉新都創業

  說起這輛車,要先說一說這對夫婦的他鄉創業故事。

  他們的口音里,有著原生的江浙軟糯、后天的楚地頓挫,又淺淺攜帶著四川話的尾音。在四川的許多地方,都有職業耕種的浙江農民,他們往往抱團租地,規模種植,很專業、懂市場、人也勤勞,常常是走一地,就給當地農民“上一課”。

  這對夫婦是浙江金華人,男主叫許春木,來到新都區軍屯鎮金牛村種草莓已經兩年多。當時,他和幾位金華老鄉一起組團到金牛村租地種草莓,一共租了80畝,其中許春木夫婦租了20畝。

  抱團在金牛村租地種草莓,基于幾個考慮:成都冬天本地水果不多,而草莓營養豐富,鮮艷可愛,且VC含量高,近幾年成為成都人消費的新寵,價格節節攀升;成都土壤有機質豐富,冬天又不是特別冷,不像在北方種草莓,要搭里外兩層鋼架塑料薄膜棚,成本比只搭一層大棚節約40%;這里靠近成都最大的水果蔬菜批發市場——彭州濛陽市場,物流性價比高;成都人喜歡郊游,摘草莓的戶外活動不僅能增加銷售,還能賺比賣草莓更可觀的旅游收入。

  成都一三產業互動的優勢,讓這些浙江農民喜歡上了這里。托溫潤氣候的福,去冬今春草莓長勢很好,許春木夫婦盤算著:20畝草莓,可產出2萬斤,產值能達到80萬元左右。按照去年的行情,一級果批發價能達到25元至30元一斤,尤其春節前后市場行情更向上揚。除開租地、人工、農業設施、運輸等方面的投入,能賺將近40萬。

  許春木夫婦憧憬著,一起來創業的同鄉也憧憬著……

  賣不掉的草莓和開不了車

  成都的冬季,正是冬草莓上市的好季節。然后,今年與春節一起來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全盤打亂了國人的春節模式,更加打亂了浙江農民的期望。臨近春節,原本是冬草莓銷售的黃金季節,去年45一斤的零售,28元一斤的批發,現在連10元一斤都賣不出去。因疫情影響,消費者被要求不許出門,市場被管控壓縮,尤其是這臺鄂A牌照的面包車,讓在新都區軍屯鎮金牛村種草莓的浙江金華人許春木夫婦在這個春節經歷了一場難忘的車在囧途的奇遇記。

  浙江人怎么開了一臺鄂A牌照的車?原來,許春木夫婦在湖北武漢郊區種了6年草莓,期間用種草莓賺的錢買了臺面包車用來運輸。本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沒想到2年多前的冬天,一場幾十年難遇的大雪把他們的幾十畝草莓棚全部壓垮,當年不僅沒有任何收成還虧了200多萬,夫妻兩人不得不靠種草莓的手藝另起爐灶,正巧金華同鄉約著到成都周邊找地種草莓,于是他們就一起來到軍屯鎮金牛村。

  湖北疫情傳出,草莓采摘項目泡了湯,他們尋找著草莓零售的途徑。

  現實讓夫婦倆難過。面包車上路一次被查一次,上路一次被攔一次,不僅進不了市場、上不了高速,就是開在村道上被路過的人看到,也被隨時舉報。最多的一天,從早到晚被各種電話舉報12次之多。警察、村干部、鎮干部。。。。。一次又一次上門,夫婦倆也一次又一次重復解釋自己的身份,被折騰得身心疲憊。

  最后,他們不得不把這臺扎眼惹禍的車停在草莓基地不開。夫妻倆租三輪車送貨。結果還是不行,有人路過草莓基地看到車牌后仍然果斷舉報。不得已,許春木只有把車牌用黑色塑料布遮住。

  地里的草莓并不知道外界的變化,仍然按照自己的生長規律生長,夫婦倆不得不托同鄉用他們不是鄂A牌照的車幫助運草莓。可是同鄉只有在忙完自家的生意后才能幫賣和幫送,往往已經隔了大半天,甚至晚上才能進行,錯過了時間和市場行情,草莓也賣不起價。望著20畝已成熟但賣不出去的草莓和這臺惹禍的車,夫妻倆欲哭無淚,以為兩年多前的厄運會再次降臨。

  眾人援手 一座城溫暖一家人

  沒有悲傷太久,事情有了轉機。2月2日下午,金牛村村支書陳軍和同事巡查疫情防控來到草莓基地,了解到夫婦倆因為鄂A拍照車所經歷的遭遇后,陳軍和村干部變身賣貨郎兼快遞小哥,不僅在自己朋友圈發布幫助夫婦倆賣草莓并免費送貨上門后,還把消息轉發到鎮干部群和金牛村村干部工作群,發動黨員干部幫忙。當天下午3點半發出消息后不過半天時間,就引起了800多人關注,500單草莓賣出將近3000斤!不斷有西南石油大學、漢嘉國際小區等新都城區的客戶加陳軍和同事們的微信買草莓。

  人手不夠,陳軍一招呼,附近的熱心村民都來了,采摘的采摘,稱重的稱重,打包的打包,都不計報酬地免費幫許春木夫婦。2月3日上午,有成都市區及周邊區縣的客戶聯系陳軍,陳軍才發現問題,配送太分散,時間和精力有限,根本送不過來。不得已,對于不是新都區域想要買草莓的陳軍和同事只有一一拒絕,對于下了訂單付款的客戶,陳軍和同事開會,充當快遞小哥分線路送草莓,甚至還厚著臉皮聯系鎮領導趁他們到新都城區開會機會把他們的汽車尾箱裝滿請他們充當快遞小哥。一些距離近的就人肉帶貨。采摘、打包、送貨,陳軍和同事們覺得心雖好但沒考慮周全,耽誤了村上自己該做的工作。于是在朋友圈第二條賣草莓的信息中,陳軍就把許春木夫婦的聯系電話寫上。

  問題又來了,許春木夫婦的車不能上路不能進城不能送貨上門,只能購買者到地頭來買,可是現在又不允許出門。最后,陳軍溝通鎮上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這臺鄂A的車還有這群種草莓的浙江人的湘A、皖B幾臺外地牌照的車經過嚴格調查清楚后,由村委會出證明交由鎮上,再由鎮上審核后開具車輛及車主證明并加蓋政府公章,這樣許春木夫婦和同鄉們就可以隨車帶著證明,放心地開著自己的車送貨賣草莓了。

  對于采摘打包請不到工人的問題,陳軍也想好了,準備發起號召,招募志愿者前來幫忙。

  離鄉背井,創業不易,狙擊疫情有力度更要有溫度。開證明的事,軍屯鎮政府已經同意,招募志愿者的事,陳軍準備明天開始實施。

  2月5日,新都區農業公用品牌及農業公共服務平臺馫都味在許春木夫婦草莓種植地實地取樣之后,送往馫都味生態基地進行相關檢驗,檢測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合格。“大家可以放心選購”,馫都味公眾號如是在推文中說。據最新消息,僅2月6日一天,馫都味平臺的門店銷售就達到600斤。

  發稿時,又有好消息傳來,軍屯政府已經為這幾臺鄂A、皖B等外地車開具了證明,加蓋了政府公章,并留下了政府聯系電話備有關防疫檢查點對接查詢。

  許春木夫婦和浙江同鄉的笑容又回來了。盡管成都這幾天只有4、5度,但他們的心被創業的這座城市和這些人溫暖著。

  成都新都融媒體中心記者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