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博爾)“接下來做什么我還不知道,但我想多留一段時間,看看還有沒有用得上我的地方。”2月10日,記者撥通了樂山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鄉農民工張澤岳的電話,此時的他正在湖北武漢一處城市污水管道工地的宿舍里休息,就在4天前,他剛剛結束了一項重要的工作——雷神山醫院的施工建設。
來武漢是為了掙錢,去雷神山是為了“掙命”
張澤岳是1月17日到達武漢的,與他同行的還有兩個同鄉,由于彝族新年已經過完,三人計劃著在春節期間外出打工,多賺點錢。經樂山老鄉介紹,他們進入了一個城市污水管道建設工地,張澤岳做起了攪打混凝土的工作。“那個時候沒聽人說起過疫情的事兒,只想趁著過節多掙點錢。”
1月27日,做完上午的工作,工地負責人將大家召集在了一起:由于道路封閉,施工材料無法運輸,工地要停工了。同時,負責人還帶來一個消息,為抗擊疫情而開工建設的雷神山醫院緊缺人手,大家可以自愿報名參與建設。
“沒有人提起錢的事兒”,張澤岳說,連續幾日在手機上看到越來越多的疫情新聞,他為武漢的“兄弟伙們”感到難過,所以一聽說能參與醫院建設,三個馬邊農民工不約而同地報了名。“我的老鄉一個叫婁者阿沙,一個叫婁茍木曲,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困難,但是能去建醫院,那是為別人‘掙命’。”
每天工作12小時,休息“一盒泡面”的時間
當天晚上,一輛大巴車拉著一群人開進了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張澤岳就在其中。為了盡快建成投用,工地24小時燈火通明,負責鋼板搭建的張澤岳上晚班,要從晚上6點工作到第二天凌晨6點,“12點的時候有加餐,一盒方便面,能坐下來休息一下。”凌晨6點時,大巴車會再次來接人,張澤岳乘車回到原工地的宿舍后總是倒頭就睡,“太累了,中途起來吃個飯就接著睡,再一睜眼,天又黑了。”
突然的晝夜顛倒讓張澤岳的身體開始吃不消,1月29日晚,正在工作的張澤岳感到胃里隱隱作痛。“本來想堅持一下,但是越到后面越難受”,擔心影響工作進程,張澤岳向負責人報告了此事,在負責人的要求下,他回到了宿舍臥床休息。
休息期間,張澤岳第一次有了空閑和家里人視頻聊天,聽說他生病,妻子在屏幕那頭哭了起來,讓他“不要干了”。“我沒事,今天睡好了,精神好得很”,張澤岳安慰著妻子,讓她不要擔心自己,把孩子們照顧好。經過一天的調整,30日晚上,張澤岳又“重返戰場”。
工作完成后發了一條朋友圈:只想默默奉獻
“你別說,晚上的武漢好像沒得好冷”,張澤岳努力回憶著在雷神山工地的每一個夜晚,他說,戴著安全帽和口罩,幾乎次次“滿頭是汗”。無數個“張澤岳”披星戴月,2月6日,終于完成了最后一天的工作,雷神山醫院進入驗收移交階段。
張澤岳喜歡用手機記錄自己的工作,盡管不懂什么“攝影技巧”,但他的宗旨是“把看見的都拍下來”。“這么多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做個大工程,我是第一次參與,值得紀念”,張澤岳說,照片都是留給孩子們看的,自己學歷不高,但是希望能通過這件事讓孩子們“驕傲”一下。
2月9日,張澤岳再次聯系了家里人,他告訴妻子,自己現在暫時回不來,也想再看看還能不能幫上什么忙。電話里,妻子仍然一個勁地勸他“老實待著,不要跑出去”,為了讓妻子寬心,也為了讓她知道自己的想法,張澤岳拿起手機發了一條朋友圈:只想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