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嘉竹茶葉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先偉告訴劉富程,鮮葉收購期間的疫情防控,他們早做好了準備。除了提早一周組織人員對生產機器和公共區域消殺毒外,鮮葉收購環節也在逐步優化。比如,制作一張鮮葉收購點位分布圖,利用公告、微信等多渠道及時發布茶葉收購點位、時間、價格等信息;提倡微信支付,減少現金交易、交叉感染。“微信上我們會通知哪個村那個時間段來,離廠3公里外的村,我們就派專人設點收購。”周先偉說,他所在的茶廠春茶產量約1000噸,其中80%是銷往省外,且省外的訂單早在今年1月就已經簽訂完成,因此目前看來疫情對銷售工作影響不大。

  茶農茶企給力,政策也在積極助力。劉富程說,今年蒲江出臺政策對達到復工防疫標準,安全復工復產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給予防疫體系建設投入5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此外,對蒲江雀舌地標授權的企業,收購加工蒲江雀舌原料2萬公斤以上的,按每100公斤給予100元補貼,最高不超過10萬元。

  [名山]

  每天都有茶農賣茶,茶商“綠色通道”進產區

  當蒲江的茶農為采摘鮮葉做準備時,50公里外的雅安,鮮葉收購也正在進行。

  目前,雅安市茶園面積穩定在100萬畝,綜合產值達180億元,茶葉面積、產量和產值均居四川省前列。預計今日后,雅安茶葉將進入大面積采摘階段。雅安市名山區,則是四川最大的茶葉產地之一。

  名山區新店鎮,外地來雅安采茶人員,在辦好健康證明的情況下,實施分段共餐、分散就餐,以家庭為單位開展春茶采摘;2月13日,名山區百丈鎮鮮葉交易市場開市第二天,鮮葉收購商逐漸增多,鮮葉交易均價每斤約53元;截至2月17日,名山區紅星鎮74家茶企中,已有5家復工,共收購鮮葉2500余斤……數據或可說明,疫情之下,有力防控之中,春茶離我們越來越近。

  但鮮葉采摘只是第一步,對于競爭較為激烈的產區,來自市場的挑戰則更為明顯。

  早在2月10日,名山區躍華茶業集團便在廠門口張貼告示,企業復工,大量收購鮮葉。此后,每天都有不少茶農來此賣茶。躍華茶業集團總經理張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順利復工復產后,躍華茶業集團也面臨不小壓力,首當其沖的是資金壓力。企業對前來賣鮮葉的茶農采取應收盡收,每天約收購六七千斤新鮮茶葉,再加上其他開支,每日現金流出將近百萬元。“往年這個時候,全國各地客商、訂貨一批接一批來,今年只有零零星星的老客戶來訂貨,訂貨量也不如從前。”張波介紹,往年同期貨品“供不應求”,今年還有約60%的貨品庫存,受疫情的影響,成都、湖北還有沿海很多城市的銷售市場還沒有打開,資金回收壓力非常大。此外,外地客戶訂的貨只能通過物流寄送,由于交通運輸業受疫情影響,無形間又增加了銷售成本。

  “當然,我們也在積極調整銷售模式,通過京東、天貓、抖音等第三方平臺售賣茶業,也有一部分效果。”張波說,目前他們的茶葉80%是以線上方式出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