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川欺詐舉報量19.6萬例,其中美妝類商品交易詐騙尤需警惕

  報告指出,去年騰訊110受理西南地區網絡欺詐舉報量54.8萬,占全國舉報量的10%,其中,四川舉報量最高,欺詐舉報量19.6萬例,其次是云南、貴州、重慶。

  交易詐騙仍常居詐騙類型的榜首。報告指出,在交易詐騙的具體商品中,西南地區網民更易被帳號、游戲類商品交易所騙。具體到四川網民,更易在美妝類商品交易中被騙,建議提高警惕性。

  此外,一種新型詐騙方式同樣值得警惕。詐騙團伙往往會仿冒成財務、客服、物業、老師等身份實施詐騙,讓人防不勝防。去年8月,某地楊女士收到一位老師的消息,對方稱楊女士的小孩報名參加了學校的培訓班,需要盡快支付學費。隨后,對方發來了一個二維碼讓楊女士掃碼支付。楊女士信以為真,沒有驗證和核實就支付了款項。事后和其他家長交流時才發現,這位“老師”其實是偽裝仿冒潛入家長群的騙子。通過私下聯系家長,逐個實施詐騙。

  通過非法手段掌握老師、家長、學生的信息,并將帳號偽裝成與老師一致的頭像昵稱,騙子往往偽裝潛入班級群以老師的名義發起群收款,或者私下聯系學生家長收取班費、學雜費等費用。

  在這種詐騙手法中,騙子主要仿冒小學老師,多數80后家長上當受騙。騰訊110提醒各位用戶與家長,在支付學校各項收費時應與學校老師電話或當面確認,避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