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漢陽方艙醫院護士站內,來自四川的醫護人員正在登記患者信息。 本報記者楊樹攝2月21日下午,漢陽方艙醫院護士站內,來自四川的醫護人員正在登記患者信息。 本報記者楊樹攝

  我在武漢一線

  “終于可以看清楚一切了。”2月21日20時50分,四川省援助湖北第四批醫療隊隊員劉婷走出漢陽方艙醫院,脫下防護服,摘掉防護眼鏡,這才如釋重負。

  艙內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樣子?醫護人員是如何自我防護的?當天下午,記者跟隨劉婷一起進入隔離區,體驗了她的“方艙六小時”。

  □本報記者 李寰

  工作量大

  注重疏導患者焦慮情緒

  同時上班的護士16個人,要負責480名患者的日常管理,每日發放藥物近1000次、安排各種檢查200余次,還要負責協調安排一日三餐、水果等

  在進入隔離病房前,劉婷需領取防護物資,有隔離服、防護服、鞋套、護目鏡以及三副手套。

  “注意檢查防護服是否密封完整。”每一名進艙的醫務人員都要接受兩次檢查,確保任何部位都沒有暴露在空氣中。戴上護目鏡,記者的視線有些模糊。劉婷說:“幾個小時之后,眼前的一切都是花的。”

  工作人員檢查完畢,打開隔離區的大門,劉婷快步走進去。艙內49個單元共960名患者,其中480名患者由四川醫療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