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美在卡點堅守(右一)

  本村在外村民回小區被拒

  “接回來,嚴格按照規定來管理”

  在疫情阻擊戰剛開始的時候,不少村民因為到外地過年,暫時無法回來本地,呂紅美組織團隊一一打電話核實情況。隨即,也收到了一些他們的求助。“有些沒有辦法盡快趕回來的,就請我們幫忙澆花、喂狗……我們也都抽時間去落實這些工作”,呂紅美說。

  在防疫期間,滿足村民的需求,也一直是防疫小組非常重視的工作。讓呂紅美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在摸排時,收到一個村民的求助。“他們家有一個19歲的小女孩,在哈爾濱,因為種種原因,被拒絕回到小區。所以村民希望通過正常的程序申請,讓孩子回到家里來”,她在了解了情況之后,決定讓孩子回來。

  她說,這個女孩子本身就是村里的村民,如果這個時候村里不接納她,年紀這么小的孩子在異地他鄉,也很容易出問題。所以,她立即安慰了女孩子的家人,并安排了相關工作。“回來之后,先是對這個女孩子進行了相關的檢查,沒有發現異常,然后就按照規定,對他們全家進行居家隔離,每天都會安排專人去測量兩次體溫,還建立了一對一的聯系機制,他們有啥需求都可以給我們說,需要買什么日用品,我們都幫忙買了送上門”。

  呂紅美在進行入戶摸排(左一)

  聯系防疫物資到夜里11點

  為全街道籌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因為自己家有藥店,所以跟一些供應防疫物資的廠商都有長期聯系,在疫情阻擊戰打響后,呂紅美立即跟丈夫一起挨著跟平日里有過聯系的廠商打電話,采購防疫物資。

  “因為是在春節期間,所以很多廠商在休假,打10個電話,可能只有1、2個能對接上”,盡管如此,她還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大年初一晚上,我跟我丈夫分頭聯系,一直打電話到夜里11點過。”,她說,尤其是口罩,十分緊缺,她都是幾十個、幾百個這樣湊起來的。

  截至目前,她多次自尋渠道為三道堰街道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口罩8000個、消毒液200斤、防護手套2000個、體溫槍82支。“口罩也都不一樣,有N95和N90的,也有普通的醫用外科口罩”,在她的努力下,這些防疫物資有效緩解了當地防控物資緊張的局面。

  “我也沒有啥子其他的想法,只是覺得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都非常不容易,不能讓他們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去開展工作”,她說,就這樣一個樸素的想法,支撐著她完成這些事情。

  如今,她依然堅守在防控一線。“我們這一階段的工作重心有些變化,一手抓防疫,一手還要抓春耕、復工復產。目前,這些工作都在有序開展中,生活和生產都在慢慢恢復。我相信,成都的春天依舊美麗,但也提醒大家不要放松警惕”。

  紅星新聞記者 劉宇 龔靖杰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