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20點39分,“感謝這位熱心市民的冬日送暖”,配圖是一張外賣小票,小票上列著蛋黃肉松Q餅、水蜜桃果汁、酸奶。

  2月7日21點21分,“感謝其他熱心市民”,配圖為車厘子。一個朋友滿足了他之前的心愿。

  到武漢繼續“吃播” 想讓他人放心自己

  2月13日,陳驥凌晨突然接到消息前往武漢。當天上午,他所在醫院共有16名醫護人員出發奔赴湖北武漢。

  2月18日18點30分,“今天最開心,謝謝社會各界關心,讓我能繼續堅持下去。”陳驥繼續在朋友圈發文,配圖為社會捐贈的小火鍋。

  2月21日9點34分,“夜班后豐盛的早餐”,照片中是一盒稀飯、一個雞蛋、一個蘋果,還有他自己泡的一盒方便面。

  2月24日21點22分,“后勤保障阿姨是有多喜歡我”,配圖是一盒飯菜,一盒面點,一盒小菜,兩碗銀耳湯,一瓶飲料。他說,阿姨看到我們下班很晚,每次說要讓我們多吃點。

  2月27日12點19分,“又是咖啡又是茶,今晚不用睡了,幸好今晚夜班”,配圖是社會捐贈的一小盒茶和一袋速溶咖啡。

  2月28日15點46分,“感謝”,配圖是漢堡等快餐、奶茶……他說這是馬云送來的。

  醫護人員的堅守,社會的的關心,快遞員的付出,后勤阿姨的關照……一條條“朋友圈”記錄,一張張和吃有關的照片,不僅是一個資深“吃貨”的日常記錄,更是全民戰“疫”的一個縮影。

  陳驥說,在朋友圈發了很多與吃有關的內容,一是他本來就是一個資深“吃貨”,二是他覺得這樣也讓自己覺得跟平常一樣,也想讓關心他的家人、同事、朋友們放心,“我們不過去換了一個地方工作,醫生是醫生,護士還是護士,救死扶傷還是救死扶傷!大家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何軍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