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sc/crawl/260/w550h510/20200310/fb6e-iqrhckn1627623.jpg)
視角一:
全球地緣政治經濟打開新格局,重塑“中國內陸開放高地”
在傳統地緣政治經濟格局下,“閉塞”的標簽在廣袤的中國西部地區與充足的“資源”之間豎起了一道無形的屏障。“資源”儲備不足,生產力轉換效率低下,是經濟發展難以實現質的飛躍的主因。而經濟基礎薄弱又會導致“資源”吸附能力不足,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今時今日,世界地緣經濟新格局的成型將這一僵局打破。”仲量聯行華西區研究部負責人朱建輝分析認為,中國西部的“資源”吸引力、經濟增長勢頭已不可同日而語。
“資源”作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在現階段可分解為三大主體——資本、人力資源、科技研發能力,即常說的“人、財、力”三要素。隨著“資源”的有效導入,西部地區被注入了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能,這同時也在為房地產市場尤其是商業地產的可持續發展“助攻”。
當前,“人、財、力”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雙向作用與化學反應,正在中國西部的土地上發酵。回顧過去十年(2009-2019年)的宏觀統計數據,西南地區GDP名義累計增速達到258.6%,遠超中國其他六大區域;西北地區GDP則翻了兩倍,達200.1%,同樣遠超中國平均水平。其中,重慶GDP累計增長261.5%,四川229.4%,陜西215.7%,而貴州更是以328.6%的增速位居全國省級單位榜首。
![](http://n.sinaimg.cn/sc/crawl/123/w550h373/20200310/dd1a-iqrhckn1627746.jpg)
![](http://n.sinaimg.cn/sc/crawl/346/w550h596/20200310/7c90-iqrhckn1627849.jpg)
如果說GDP增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活躍度的重要指標,那么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統計指標——進出口總額,則最能直接衡量經濟外向性及開放程度。
根據仲量聯行的統計顯示,過去十年,西南五省縣(市、區)的進出口總額累計增長424.5%,西北地區增速達到199.7%。對比東部沿海的四個大區,多個區域的參照值明顯偏低:華東增長100.0%,華北96.6%,華南84.1%,東北65.9%。增速的直觀對比下,中國西部在對外開放格局上的變化之大、革新之快均毋庸置疑,其經濟可持續增長能量已然蓄勢待發。
![](http://n.sinaimg.cn/sc/crawl/119/w550h369/20200310/c951-iqrhckn1627938.jpg)
在朱建輝看來,進出口貿易的高速增長所拉升的不僅是一個經濟指標,它更意味著中國西部正逐步提升對“人、財、力”的吸引力,這將成為構筑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基底,也是商業地產市場發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