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四:

  效率優先、以點帶面,優勢資源匯聚內陸頭部城市

  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資源,是經濟從重“量”到提“質”的核心議題。經濟發展所需的各類資源會向效率更高的產業、企業、地區、城市聚集,這便催生出“戰略產業”“頭部企業”“發達地區”“領軍城市”等高轉化效率的“資源聚集載體”。

  “通過對城市經濟首位度分析不難發現,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的資源及經濟向省會城市集中的程度遠高于東部沿海省份。銀川、西寧、成都、拉薩、西安都是西部省份的首位城市,其GDP在全省占比不低于35%。可見,欠發達地區的有限資源更易向頭部城市集中。”仲量聯行華西區董事總經理喬裕生說。

  在其看來,資源向高效率地區聚集是在經濟下行周期中更加經濟的發展模式。當前,西部的資源正集中涌入成渝兩地,使得重慶與成都的經濟快速發展——重慶2015-2017年GDP增速連續蟬聯全國首位,而成都在2019年全國GDP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逆勢實現7.8%的增速,領跑一二線城市。如此份量,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升格,成為中國第四大城市群。同樣,在經濟中心西安的帶動下,西北地區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經濟外向型特征更加凸顯,“絲路經濟”更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象征符號。

  “在新時代下,中國經濟已從過去資源稟賦、先天決定的’東西差異’,轉變為當今’城市群’獨當一面、以點帶面的發展格局。與一線城市存在的天然地理距離,反而讓中國西部地區的頭部城市在新時期中把握機遇、后來居上,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佼佼者。”喬裕生表示,在這個“效率優先”的時代,資源的逐利性亦注定了西部地區的“人、財、力”資源流向區域頭部城市的局面,而成都與重慶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雙核,已成為中國內陸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有人才、有產業、有消費,才有商業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這也是仲量聯行持續看好中國西部及區域商業地產市場的底層邏輯。”

  圖據仲量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