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東周巴國高等級墓葬

  “蜻蜓眼”極可能是“原裝進口”

  據介紹,此次發掘,是考古院對城壩遺址進行的第6次考古發掘。在此之前,這里曾發現了宕渠城遺址以及漢代津關遺址,獲得了2018年田野考古獎一等獎。兩年之后,考古再有重大發現。

  此次發掘共清理出東周墓葬4座,其中3座墓葬保存較好。這批墓葬均為狹長方形土坑墓,葬具為船棺。據城壩遺址發掘領隊陳衛東介紹,這也是城壩遺址首次發現東周墓葬,在3座保存較好的墓葬中,有1座編號M45的墓葬規模較大,長7.9米、寬1.8米、深1.6米,大量精美文物正是從這座墓葬中出土。

  M45墓出土的文物類型豐富,包括了青銅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僅青銅器,就有浴缶、錞于、編鐘、鉦、鈁、劍、釜、印章等多個類別。其中一件青銅柳葉劍,包裹劍身的劍鞘還沒完全腐爛,疑似皮質;另一件青銅劍的劍身,則雕刻了兩條交纏的蛇。在古代巴族的圖騰崇拜中,蛇正是其中的一種。在出土的青銅劍中,考古人員還發現有一把的劍格被黃金包裹,暗示著墓主身份不俗。

  隨著發掘的持續,春秋戰國時的“奢侈品”----蜻蜓眼,也被清理了出來。這是一種古代飾物,以琉璃珠為主體,再飾以彩色條紋營造出“眼睛”的效果。陳衛東說,這種飾品4500多年前起源于埃及及西亞,春秋戰國時進入中國,受到王公貴族喜愛。在近年四川的考古中,也發現了不少蜻蜓眼制品,但大多是當時國人仿制的產品。而這件蜻蜓眼從其制作精美程度和工藝來看,更像是西亞“原裝進口”而來,這也從側面證明墓主身份地位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