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難做,“姐妹花”搭檔行騙

  屏山警方根據張某提供的微信賬號和聯系電話,通過層層篩查,最終在幾名與被害人描述相似的女性中,鎖定了張某的網絡女友“伊人”。

  民警經過一系列偵查,幾經周折,最終突顯確定了兩名嫌疑人。同時,摸排到了兩名人嫌疑人住址、詐騙手段和犯罪規律。3月4日,民警經過多方部署在成都市兩名嫌疑人住所內將其抓獲,

  經查,與受害人張某微信聊天的“伊人”真實身份叫鄧某(女,47歲,遂寧人),其同伙馮某(女,45歲,資陽市人)。唐某、嫂子等信息,都是兩人杜撰出來騙取受害人信任的托詞而已。

  2002年,鄧馮兩人在成都認識后一見如故,成為“姐妹”般的好朋友。多年來,兩人一直在成都搭伙做生意。近幾年,受各方面的影響,兩人的生意越做越虧,生活的拮據讓倆人萌發了在網絡上實施詐騙的想法。

  馮某負責“釣魚”,專門在各種交友軟件和征婚網站上發布虛假信息,待有單身男子“上鉤”后,由鄧某扮演各類角色以交友結婚為由騙取信任,進而騙取受害人錢財。

  有癡情男被騙五年未發覺 不少受害人不愿露面

警方查獲的涉案物品警方查獲的涉案物品

  據介紹,民警在進一步的偵查過程中,發現該案受害人多達幾十人,涉及全國多個省市。閑暇之余,馮某、鄧某二人還會在微信在線討論面對不同情況的單身男子,實施不同的騙術。

  民警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兩人行騙的對象基本鎖定為離異、喪偶的單身男子,年齡一般在五六十歲。令民警沒想到的是,竟有部分男子被騙長達四五年時間都未發覺,至今還每月按時向兩人的微信轉生活費。

  民警抓獲嫌疑人后,在其手機內發現大量她們與受害男子的聊天記錄。“有些太久,太遠了,被她們拉黑了的人沒辦法去查證。”民警說,只要嫌疑人覺得被騙男沒錢了,不會再給她們轉賬、買東西了,她們就直接拉黑,永不聯系。

  截至目前,警方所找到的受害人,涉及到的金額有20萬元左右,民警仍在繼續查找更多受害人。“還有很多的受害人,不愿意出來錄口供,畢竟不是光彩的事。有些被騙了四五年的受害人,我們民警找到他們的時候,他們都不敢相信自己被騙,每個月都還跟她們打生活費。”民警說。

  目前,馮某、鄧某兩人對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二人均已被采取我局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進一步地偵辦中,受害人張某被騙錢財已被如數追回。

  何歡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