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車主 鄧先生:“當時他找我買,我就給他說擦掛肯定是有的,也有過碰撞,本來這個車子我就想處理賣,他也在舊車市場看過,這輛車的價格比市場價格低了起碼2萬多。”

  于是,目前雙方的爭議就在“擦掛”二字的概念問題上了,現車主戴先生一方認為這輛車經過維修,更換了較多零部件,不應該只算擦掛;而原車主鄧先生認為,車輛沒有換過核心部件,就屬于擦掛,而且他賣車時也沒有隱瞞。

  采訪中,雙方各執一詞,但是都沒能拿出當初交易時的合同。

  那么這件事究竟該怎么解決呢?記者咨詢了四川上同律師事務所律師蘇繼平。在他看來,小擦掛不屬于專業術語,沒有界定標準,不過按照普通民眾的理解,對照這輛車的維修記錄,這輛車應該是超出小擦掛概念的范圍。

  四川上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蘇繼平:“他維修了這個大燈、A柱、前門,可以反映出來這是發生了一個交通事故,而且這個交通事故還比較嚴重,而且更換的零配件比較多,所以我認為它超出了一個小擦掛的定義和范圍,一般來說小擦掛就是對車身外部外觀的一些損傷,通過簡單修復就可以達到一個使用的標準。”

  事發后,市中區市場監管部門也曾介入調解,但由于雙方分歧過大,沒能達成一致意見。

  四川上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蘇繼平:“他們雙方可能需通過雙方合同和其它事實來舉證證明,如果雙方協商不成,最終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來解決。”

  記者了解到,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二手車交易日漸火爆,不過交易中引發的糾紛也屢見不鮮。那么,在二手車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該注意些什么呢?記者咨詢了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負責人。

  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秘書長 趙松:“雙方應該簽訂買賣合同,買賣合同還應該使用相關部門擬定的示范合同文本,如果雙方覺得示范合同樣本不夠詳盡,可以簽訂補充合同,對一些比較關心的重要事項進行約定,比如該車輛是否出現過事故,是否進行重大維修等等,一旦出現交易糾紛,首先雙方按照合同約定,本著平等原則進行協商,如協商達不成一致,可根據合同約定解決爭議,也可以采取訴訟、仲裁等程序。”

  小編認為,解決消費糾紛,事后處理遠不如事前“約法三章”更有效。所以說,您購買汽車、房產等大宗商品以及貴重物品時,一定要記得簽訂規范、詳細的買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