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肆掠期間,不法分子假借銷售消殺防護物資詐騙錢財,不良商販銷售偽劣口罩牟利,還有一些則哄抬物價。

  與此同時,宅在家里的孩子們也成了某些游戲平臺、直播平臺的“圍獵”對象,誤充值、誘導性充值時有發生,而充值后則面臨著舉證難、退費難。

  在2020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澎湃質量報告將持續關注疫情期間的消費維權問題,消費者可通過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進行維權爆料。

  四川廣安男子蔣某豪通過微信發布售賣口罩虛假信息,先后騙取同鄉李洪昆購買口罩款423.8萬余元。

  3月1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指揮部等處獲悉,該案涉及的受害人有68人,蔣某豪已將騙取的口罩款用于網絡賭博揮霍。

  張梅是四川宜賓人,4年前在麗江開了一家客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張梅和身邊的朋友一樣,四處尋找口罩貨源。張梅告訴澎湃新聞,2月6日,同在麗江經營客棧的和雪芬通過微信聯系上她,自稱有貨源,問她是否需要。

  “她(和雪芬)說他們家在越南承包了三個廠做口罩,我向她問了很多關于口罩的資質、貨源渠道合法性、海關入關等問題,她都告訴我沒有問題,并且也給我發了相關資質的圖片、視頻。”張梅說,出于對同行的信任,她決定在和雪芬處購買口罩。

  張梅稱,和雪芬只銷售一次性口罩,價格為2.7元/個,一萬個起購。

  張梅發給澎湃新聞的轉賬信息截圖顯示,2月6日至2月15日,張梅的丈夫通過銀行卡給和雪芬轉賬21.35萬元、支付寶轉賬47.1萬元,張梅通過支付寶向和雪芬轉賬84.8萬元,夫妻倆向和雪芬轉賬37筆共計153.25萬元。

張梅與和雪芬之間的轉賬記錄。受訪者供圖張梅與和雪芬之間的轉賬記錄。受訪者供圖

  張梅說,這些錢既包括夫妻二人的全部積蓄,也包括夫妻二人的借款以及朋友請其幫忙購買口罩的貨款。其中,幫朋友購買的口罩款超過了一百萬。

  不過,自始至終,張梅都未收到一個口罩。“和雪芬給我發過快遞單號,但是我查了根本查不到。”張梅說,2月中旬,有朋友等不及了,要求退款。和雪芬前后分12筆退給張梅共計35.97萬元。

  2月18日后,張梅就再也沒收到過退款。兩天后,張梅前往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