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有不少人的收入受到影響,在手頭周轉不開之時打算借款,但有些人卻用仿制的貸款類APP玩起了新花樣……
手頭拮據去貸款 被騙
受疫情影響,被“禁足”在家的市民譙先生經濟上十分拮據。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說網上貸款不需要提供擔保和抵押,放款也快,十分方便,于是決定試試。2月16日,譙先生在網上搜索貸款的信息,一搜發現還真不少。在經過一番抉擇后,譙先生通過網頁鏈接,下載了一款名為“小米金融”貸款APP。該款APP聲稱超低利息,并有著高達30萬元借款額度。心動的譙先生按照“客服”要求填寫了一系列個人資料后,正準備貸款時,卻被提示資金流水不足。
為了盡快拿到貸款,譙先生向對方支付了3900元用來刷資金流水,驗證自己有還款能力。而當譙先生再次聯系對方時,對方卻已杳無音信,被騙的譙先生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仿制知名APP出售 落網
接到報案后,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區分局刑偵大隊立即開展偵查。民警發現該款“小米金融”貸款APP以“小米金融”品牌為幌子,引誘受害人在該APP上填寫個人身份信息,后以流水未達到要求、資金凍結為由實施貸款詐騙。在網安大隊的協助下,民警鎖定了制作并維護該款APP的犯罪嫌疑人潘某某(男,48歲,成都市人)。3月3日,民警在成都將犯罪嫌疑人潘某某成功抓獲歸案,當場繳獲了多張銀行卡。
經查:犯罪嫌疑人潘某某此前曾自學過網絡編程。2019年10月以來,無業在家的他仿制小米金融、度小滿金融等知名APP界面,并以1500元至250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不法分子。潘某某仿制的APP內部頁面制作得十分精良,不管是剛進入的首頁,還是貸款申請頁面都有板有眼,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個正規貸款APP的界面。潘某某將其仿制的“小米金融”貸款APP出售給不法分子后,還負責對該貸款APP的日常維護。不法分子則利用潘某某制作的虛假“小米金融”貸款APP實施網絡詐騙。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趙娜 劉勇 記者張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