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畫一個“經濟圈”,沸騰的遠不止“雙城”,雙城之間的眾多城市,都是協同發展受益者——比如成德眉資同城化。

  另一個層面,加快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也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

  成渝春暖,近段時間大動作頻頻。

  3月2日,《關于進一步深化川渝交通運輸合作有關事宜會議紀要》落地,川渝兩地計劃攜手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再往前,2月25日,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第一次會議召開,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城吹響共建都市圈號角。3月12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與此同時,《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同步明晰。

  四城合體,一個以成都為極核的都市圈正在成勢見效。

  01,同城化提速 

  四城將協同打造形成若干萬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

  2016年出臺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在“提升成都核心功能”時提到:充分發揮成都的核心帶動功能,加快與德陽、資陽、眉山等周邊城市的同城化進程,共同打造帶動四川、輻射西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這一表述基本確定了成都都市圈的覆蓋范圍,成都、德陽、眉山和資陽四個城市。

  2019年12月,成德眉資四城公共交通“一卡通”啟動,4個城市的公共交通同城化達到了京津冀、廣佛和長三角等城市群互通互惠水平。同一時期,成都至德眉資日開行動車分別達到40對、25對、23對,半小時軌道通勤圈初步形成。實際上,立體交通體系建設之前,是對話機制的建立。

  2019年11月,成德眉資城市管理聯席會議召開,城市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正式確立。

  2020年2月25日,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這是從更高層面打通內部壁壘,讓資源自由流通、高效集聚。

  一天后的2020年2月26日,成德眉資四市首次共同發布了《成德眉資同城化城市機會清單(一)》,針對“你有什么,我要什么”的問題,分別從企業和政府兩個角度,公布526條信息需求。外界普遍認為,“四城聯動”是這次機會清單的關鍵詞,目的則是“集中”釋放城市協同發展、共享發展的需求,擴大發展機遇。

  3月12日出臺的《行動計劃》則更近一步明晰未來三年四城同城化的發展方向,即經過3年努力,成德眉資將協同打造形成若干萬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

  打造形成若干千萬級、千億級產業集群并是不是紙上藍圖。《行動計劃》出臺次日,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召開。記者注意到,這次會議專門列出了德眉資市級有關部門席,會上14個重點產業生態圈培育建設推進情況集中亮相,不少與德眉資相關。比如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建設,下一步,成都將充分利用成渝兩地、成德眉資同處汽車產業300公里協作配套半徑的天然優勢,共同謀劃啟動一批大項目。

  近期密集召開的一系列會議,以及政策的出臺,都在傳遞出一個信號——四城同城化提速,而這正是成都都市圈做大做強的重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