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閉館50多天后,成都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在3月17日雙雙開放。這是成都繼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之后,市區再度恢復開放的兩家博物館。即使疫情威脅尚未完全解除,但已有不少觀眾按捺不住,在開放首日前往博物館參觀。
成博再現排隊景觀
作為網紅級博物館,成都博物館外排起的長龍,一直是天府廣場一景。原以為重新開放的博物館,會因為疫情尚未完全結束讓觀眾望而卻步,沒想到開放首日,就再現了“排隊”的景象。
上午10點,博物館外已陸續有觀眾等候。排在第二位的陳大姐早上9點20就到了現場,“因為昨天就在成博的官微上看到開放公告了,正好成博的兩個新展還沒來得及看,就趕緊提前預約。”看一場展覽并非生活必須,為何一定要在疫情還沒結束時就去?陳大姐說,她們一家都是學醫的,“關鍵是按要求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我看完展覽就走,不存在聚集的問題。”作為一個博物館愛好者,陳大姐感嘆雖然在春節期間看了成博的網上VR展,但不管怎樣,還是沒有看現場過癮。所以博物館一恢復開放,干脆就過來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首日參觀的觀眾遠遠比不上平時的數量。但仍有帶著孩子的家長、老人等陸續前往。成都市民才大為把只有一兩歲多的孩子也放在嬰兒車上帶了出來。他讓一家老小全部戴上了口罩,“再加上成都防控得也非常好,所以不擔心什么。”另一位博物館愛好者秦萍更是專門挑了開館當天這個時間帶兒子去看展,“因為平時成博觀眾太多了,這時候反而可以安安靜靜看一下。既然政府讓開放,我就相信防護得力。”
層層防控確保安全
作為公共空間,博物館恢復開放后怎樣確保觀眾安全?記者走訪成博和金沙,兩家博物館均采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在成都博物館,每天限流2000人,觀眾必須提前預約,再持身份證和天府健康碼才可入館。觀眾入場必須戴口罩,排隊入館時,還須間隔1.5米以上。為此,博物館專門在等候區標記了間隔的黃線。在博物館門口,還有一臺熱成像體溫篩查儀。觀眾經過時,儀器顯示屏上就會出現每個人的體溫。一旦體溫異常,就會禁上入館。
在博物館的前臺,擺放了消毒液、酒精噴劑、紙巾、一次性手套等各種用品。工作人員介紹,供觀眾使用的租賃智能導覽設備已經消毒,但如果觀眾還不放心,就可免費使用一次性手套、再拿講解器。而在洗手間,則配備了消毒液和洗手液,觀眾可隨時使用。
那公共區域的扶手、電梯按鈕等如何保障清潔?博物館表示,每天會對公共區域進行三次噴灑式消毒,以及每小時擦拭式消毒,館內實行100%新風吹送和夜間強排風,盡量確保區域安全。
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每天入館人數定為1000人,觀眾同樣須戴口罩、出示健康碼及身份證才能入園。記者在現場看到,已有附近的老人帶著孩子前往博物館踏青。
在博物館陳列館外,幾個小朋友戴著口罩、騎著自行車玩得不亦樂乎。家住附近的羅大爺表示,他平時最愛逛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公園,帶孫女去看博物館養的小鹿,“今天雖然小鹿沒放出來,但看到園區內百花爭艷,覺得我們離抗疫勝利的春天也不遠了。”
多個臨展為觀眾宣布延期結束
博物館因疫情緊急關閉了50多天,多個專門為春節推出的特展,就不得不因此錯過嗎?記者了解到,多家博物館的臨展,均因此宣布推遲閉展時間。
成都博物館“映世菩提”特展1月14日開展,原計劃展至5月,如今已確定延期至暑假結束;另一項12月25日開展的“大師印記: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藏版畫展”原計劃展至3月8日,但至今仍在開放。工作人員介紹,該展已確定延至5月才會結束。
在春節之前,四川博物院也專門推出《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和《蜀地海關 守關護寶—成都海關查獲文物特展》兩大臨展。如今,這兩項展覽也將為公眾延期至2020年5月10日。
記者了解到,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臨展“金玉瑯瑯——清代宮廷儀典與生活”展,也正在和故宮博物院商量延期事宜,具體結果近期就將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