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報觀察記者 王眉靈
傳統意義的“班車”,需要乘客到汽車站乘坐;而今后,通過網絡平臺,可預約“班車”到家門口接客!經省政府同意,新修正的《四川省道路旅客運輸管理辦法》將于3月20日起正式施行,《辦法》在全國率先將“定制客運”納入地方性政府規章,開啟了我省“門到門”“點對點”運輸服務新模式。
《四川省道路旅客運輸管理辦法》于2007年頒布實施,2019年進行了第三次修正并于當年12月27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第3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新修正的《辦法》修改了20條,其最大亮點是全國率先、在地方性政府規章中制定“定制客運”專門條款。
《辦法》明確,定制客運是指依托互聯網開展信息發布、客源組織、售票、確定乘車地點等線上服務,并使用符合條件和車輛和駕駛員開展點到點線下服務的班車客運經營活動;鼓勵道路客運企業通過信息技術、產業關聯融合等方式,創新發展點到點、門到門快速靈活的定制客運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出行需求。
“傳統的班線客運,定點、定線、定車、定時。”省交通運輸廳運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滲透,更能滿足個性化出行需求的“定制”服務出現,這種“站到站”的運輸服務已不適應公眾出行需求,但傳統班線客運因受制于現行政策法規,難以突破“四定”服務模式。《辦法》的施行,意味著“定制客運”合法化,為道路運輸行業轉型升級敞開了一道大門。
根據《辦法》,定制客運車輛可以在客運線路起訖地按乘客需求停靠。提供定制客運服務的網絡平臺,應確保接入平臺的經營者、駕駛員和車輛具備相應資格;未與班車客運經營者開展合作的,不得擅自在其平臺上發布班次、價格、乘車點等信息。
該負責人表示,與網約車不同,定制客運本質是班線客運的一種,在安全監管上,對定制客運的要求與傳統班線客運一致。考慮到定制客運的靈活性,交通運輸部門正在建立相應監管平臺,將通過信息化方式實現對定制客運的安全監管、動態監管,并將構建完善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實現誠信體系監管。
道路旅客運輸是綜合運輸服務體系中從業人員最多、運輸量最大、通達度最深、覆蓋面最廣的一種運輸方式。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省道路旅客運輸企業530家,客運車輛4.84萬輛,等級客運站1945個,年完成客運量8.1億人次、位列全國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