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回暖駛入“快車道”,春天的腳步也讓人們對出游的渴望更加明顯。疫情后旅游要選擇什么時間、目的地、旅游方式?3月20日,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游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啟動“2020疫情后旅游大數據調研項目”,并發布了項目首個合作調研報告:《15項發現和待啟動的旅行:國人疫情后旅游意愿調查報告》。

  報告通過問卷調研收集了來自全國100多個城市的近15000份樣本,涵蓋了數量眾多的城鄉居民、在線以及線下消費者。以18~45歲為主,占比超過85%;男性占比64%,女性占比36%。

  報告顯示,旅游市場的潛在需求依然強大,有近一半人期待上半年旅游。5月預計迎旅游高峰,90%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國內游。從目前的在線旅游平臺產品上線和預訂看,也符合這一趨勢。攜程數據顯示:全國已有1600多家知名景區開園并可在攜程預訂,5A級景區超4成開放,目前已上線3萬多條“景+酒”自駕游套餐,恢復率近4成。

  旅游消費需求強 5月預計迎旅游高峰

  “旅游”是疫情期間國人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旅游市場的潛在需求依然強大。調研參與者中,40%經常關注旅游和優惠促銷信息,40%偶爾關注;10%的人購買了一些優惠促銷產品;只有10%不關注旅游。

  疫情后旅游復興,哪些措施能最有效刺激旅游?從調查數據看,安全、放假和優惠是關鍵詞。選擇比例最高的前3項是:旅游企業的安全保障措施(20%)、落實帶薪休假優化假日安排(19%)、旅行社關于旅游產品的優惠措施(18%)。其次是景區推出門票優惠政策(15%)、優質體驗內容和玩法(14%)等。

  如果疫情能夠完全控制,游客更希望在什么時候出游?根據調研結果,有近一半(43%)被調查者表示,會選擇在2020年上半年(3~6月)旅游。其中選擇5月旅游的比例達到16%,位居全年各月之首,五一假期開始預計出現旅游高峰。其次是6~8月三個月,各有15%的選擇率。國慶假期的10月預計也是旅游高峰,有14%的選擇比例。

  3月19日,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達了對行業復蘇的看法:“對國內許多人來說,旅行已成為必需品,新冠疫情并未破壞中國旅游市場的基礎,相反,它將加速行業整合以及低線城市的在線滲透率。同樣,對于國際市場,我們認為仍有龐大的潛在旅行需求,一旦疫情結束,我們將看到強勢復蘇。”

  在線預訂成首選 云南、海南、上海、四川等是國內游熱門目的地

  哪些旅游產品會在疫情后得到游客的青睞?調查數據發現,在2020年的旅游產品類型選擇上,自由行以44%比例最高;常規跟團游和新跟團游(私家團、半自助、目的地參團等)也有37%的人選擇。個性化的定制游選擇比例明顯上升,達到18%。從目前攜程等平臺恢復上線的首批產品看,私家團、精致小團等成為主要形式,滿足家庭朋友私密出游。

  疫情后首選哪些渠道購買旅行產品?39%的人首選OTA,排名第一;其次是線下旅游門店,占比32%;再次是機票或酒店直連網站、熟人介紹等。

  疫情后計劃出游的目的有哪些?休閑、度假以30%的比例排名第一;游覽、觀光占24%排名第二;文體、教育、科技交流以9%排名第三。由此看來,疫情后預計旅游者更傾向于放松休閑以及文化體育活動。

  疫情結束后,2020年首先考慮何種旅游方式?90%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國內游。其中,城市周邊游、國內中短程游、國內長線游三項是主要選擇,分別占比24%、43%、23%。從目前的在線旅游平臺產品上線和預訂看,也符合這一趨勢,景區門票、門票+酒店套餐、周邊游線路率先復蘇。

  國內游哪些地方會成為2020年熱門目的地?從問卷數據看,此前的熱門目的地省市區依然保持高人氣,根據投票比例,排名前十名的是:云南、海南、上海、西藏、北京、四川、廣東、浙江、重慶、新疆。其中排名前三的云南、海南、上海分別占17%、15%、14%。

  讓老百姓“安心游” 依然是啟動市場的關鍵

  攜程旅游大數據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彭亮分析,從消費者調查看,疫情給旅游行業的沖擊是階段性的,人們的需求沒有消失。旅游消費特別是國內游意愿強烈,國內休閑度假旅游將迎來機遇。安全、假期、優惠依然是影響旅游決策的主要因素,在產品、服務、價格方面,讓老百姓“安心游”依然是啟動市場的關鍵。同時,疫情有可能加速在線旅游消費的普及,通過智慧化、智能化實現疫情后旅游從復蘇到振興的轉變。

  攜程的數據顯示,全國已有1600多家知名景區開園并可在攜程預訂,5A級景區超4成開放。已上線3萬多條“景+酒”自駕游套餐,恢復率近4成。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