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重難點掛牌督戰 完成和驗收情況每月報告

  此次調研,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帶隊,分7個小組直接奔赴涼山州11個縣,目的很明確:摸清涼山交通脫貧攻堅的現狀和進展,就下一步蹲點督戰進行部署。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表示,將加大資金政策傾斜力度,著力協調解決調研發現的問題,逐一推進建設扶貧任務完成。

  幾天前,一份“交通脫貧攻堅2020年度目標任務和項目清單”已經印發到全省各地,以交通運輸部確定的93個貧困縣、四川省確定的88個貧困縣為重點,根據項目類別,將高速公路、新改建國省干線、農村公路、渡改橋等交通脫貧攻堅剩余任務細化分解到了涉及的103個縣(區、市),明確了項目建設責任主體、階段工作目標等內容。清單上共有2400個具體項目,預計總投資約600億元,省交通運輸廳將其作為2020年對地方黨委政府交通脫貧攻堅工作過程考核的主要依據。

  省交通運輸廳將全省21個市(州)劃分為交通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繁重、較重、一般等四類地區,緊盯重點項目和薄弱環節,進行全覆蓋督戰,完成和驗收情況將每月報告。推動不力的,將“發點球”,采取通報、約談、納入“負面名單”管理等。

  盯“暢返不暢”農村公路 實現“最后一公里”兩個“通達”

  上個月,雖因疫情影響暫時不便出門,但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相關人員已經投入到對農村公路“暢返不暢”的排查中。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即使坐在辦公室,也能“看”到全省各地的農村公路現狀,從而精準鎖定斷頭路、路面破損等公路。

  符合條件的鄉鎮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是交通脫貧攻堅的兜底目標,2019年底四川已經提前一年完成。但建成不等于撒手不管。高質量脫貧,四川盯緊“暢返不暢”的農村公路,對“最后一公里”進行動態監管。

  今年初,交通運輸部門采取衛星遙感與手機APP相結合方式,對鄉鎮和建制村通往縣城的公路開展全覆蓋核查,發現了近千公里破損路面。“我們已經建立起破損路面整治動態項目庫。”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相關負責人說,根據項目清單,明確了處置措施、時間節點、責任單位、責任人等,實行“掛圖作戰”,力爭9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同時,已開始提前謀劃安排安全度汛事宜,提前制定應急搶險搶修預案,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可立即組織實施恢復重建。

  出門要有路,出行要有車。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客車,是暢通“最后一公里”的脫貧攻堅目標。今年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交通運輸部門通過動態車輛運行軌跡比對和靜態許可情況核查,摸清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底數,并制定了2020年通客車的專項方案:具備條件但沒有通客車的,實施一村(鎮)一策,6月底前應通盡通;不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過改善基礎條件、創新方式等盡量實現通客車。

  促長效運行、杜絕“通返不通”也提上了日程。省交通運輸廳將建制村通客車服務質量納入今年督戰重點,并選定部分市縣,擬開展農村客運站(牌)、車身標識、駕駛員著裝、監管系統“四統一”規范化建設試點,確保農村客運真通、穩通,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