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四川省應急委員會發(fā)布消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當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報經省委、省政府同意,決定自2020年3月25日0時起,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二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此前,四川于2月26日0時起將“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那么,此次再度降級有何意義?這一調整又意味著什么呢?
紅星新聞記者對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四川省衛(wèi)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進行了專訪,并解答了相關問題。
相較之前“松綁
各級政府部門應把防控重點和目標放到處理好境外歸國人員的管理工作上……
紅星新聞:為什么會下調應急響應級別?
欒榮生:首先,從全國來看,除了每日依舊有新增境外疫情外,全國疫情形勢是向好的。3月19號下午,隨著成都4名本土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成都本土確診患者全部清零。至此,整個四川也實現了本土患者全部清零。
所以隨著疫情向好,風險降低,就要盡快全面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F在降級松綁,讓大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所以在防控力度上,肯定就要減下來。
紅星新聞:這給公眾釋放了一個什么信號?
欒榮生:就公眾個人來講,相較之前可以稍微“松綁”一些。比如,你現在可以在保證通風的前提下上街購物,也可以到餐廳吃飯,在人民公園那種露天、半露天的茶社,大家坐開一點喝茶,也是安全的。同時在馬路開闊的地帶,大家也不需要戴口罩了,可以看到各自久違的面容,大家的心情也放輕松一些。
但降級“松綁”并不意味著“松勁”。現在我國的疫情防控已由對內轉向對外,從目前來看,國內的疫情已基本平息,疫情的風險主要來自境外,所以這就要求各級政府部門把防控重點和目標放到處理好境外歸國人員的管理工作上,讓老百姓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