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3月26日,古藺深山溶洞發現“三魚共頭”巖畫和古魚化石的消息,引來了探險迷的一片好奇。

  是誰在這個隱秘的溶洞中畫下了三魚共頭的神秘圖案?它們真的是幾千年前的古人所畫,還是現代人故意為之的惡搞?

  27日上午,中國巖畫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考古系原主任李永憲教授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如果排除現代人偽造,這兩幅巖畫的年代也最早不過漢代,并非石器時代的產物。此外,這種顏色的巖畫,此前在四川幾乎還從未發現過。因此是否偽造,還需到現場進一步確認。

  巖畫不只是石器時代才有

  此次古藺發現巖畫的消息,在全國得到不少媒體轉載。關注度如此之高,皆因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巖畫基本就等同于新石器時代甚至舊石器時代的產物。在四川發現這種遠古文化,自然是燃爆了。

  在此科普一下,自從遠古時代起,人們把巖石當成世界上最早的繪畫材料,在巖石上磨刻和涂畫,來描繪人類的生活,以及他們的想象和愿望,這就是巖畫。巖畫中的各種圖像,構成了文字發明以前,原始人類最早的“文獻”。巖畫不僅涉及原始人類的經濟、社會和生活,同時,巖畫還作為人類的精神產品,以藝術語言打動人心。

  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早巖畫,據說已經有四萬年的歷史。所以,當古藺深山溶洞的“三魚共頭”巖畫被發現以后,探險迷們沸騰了:難道這里在幾千甚至上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了嗎?

  這顯然只是一個誤會。

  李永憲表示,巖畫的存續跨度時間很長。除了在石器時代,在中國的漢代甚至更晚時期都有。它不僅包括了用繪畫,還有另一種“刻畫”的形態。中國的巖畫巖畫分布區域極廣,已有十多個?。ㄗ灾螀^)的40個以上的縣(旗)發現了巖畫。其中就包括了四川。

  在川南珙縣麻塘壩,就曾發現了不少“僰人巖畫”。它們一般都畫在懸棺周圍的巖壁、巖框上,大多用紅色,少數用白色,至今有的色澤猶新。繪畫采用的是平涂的手法,雖線條粗獷,但多形而又傳神,圖案則有舞蹈、體操、雜技以及車輪、日月、太極圖等各種紋飾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