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邵明亮 張明海 攝影 衡昌輝)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社會條件,貧困地區水利建設滯后,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因水致貧、因水不興”是貧困地區面臨的一道難題。

  在補齊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短板方面,四川具體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進展成效?

  3月27日,記者從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場新聞發布會獲悉,四川省水利廳落實對88個貧困縣資金、項目支持“雙過半”的要求,加大傾斜力度,從“飲水安全、產水配套、水源保障、水生態治理、人才支撐”等五個方面,支持貧困地區開展水利建設。

  在貧困人口安全飲水方面,四川圍繞“安全飲水”這一貧困戶退出貧困的剛性指標,編制了《四川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專項規劃》,按水量、水質、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4個指標達標,對存在飲水困難的貧困人口實行村造冊、戶建卡,措施精準細化到戶到人。2016年以來,全省已解決309.31萬貧困人口的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問題。

  此外,四川還堅持把灌溉設施建設作為“發展生產脫貧一批”的重要基礎,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實施“治水興村”戰略,夯實農業產業發展基礎。2016年以來,全省在貧困地區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309萬畝,新增高效節水面積5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