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是李先生一家五口滯留武漢的第70天。

  1月20日,他和家人乘高鐵抵達武漢,原計劃在武漢待兩天,第三天去老家湖北荊門。武漢“封城”后,他和家人滯留武漢至今。

  李先生是一個滯留武漢的外地人微信群的群主,在四川德陽經營著一家婚紗攝影店。群內有300余人,來自全國各地。大多群成員都標明了自己的目的地和同行人數:如“武漢到廣州2人”、“武漢回上海3人”、“江岸區回天津”、“蔡甸區回襄陽”等。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武漢多日出現“零新增”,逐步解封的通知開始傳來。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武漢市政府市長專線12345一位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表示,屆時,憑借身份證、微信公眾號“武漢戰疫”的健康綠碼,“不用提前申請,直接到了時間就可以走。”

  經歷了兩個多月的“封城”后,李先生和他的300多個群成員一樣,終于看到了曙光,他們都在醞釀著同一件事,回家。

  原計劃第二天回老家,突然遭遇“封城”

  1月20日上午9時許,李先生和妻子、母親、兩個孩子一道,乘高鐵從成都出發,當日下午6時許抵達武漢。

  李先生原籍湖北荊門,13年前,他來到四川德陽生活。這次回鄂,本是一趟快樂之旅:“一方面是回荊門給小兒子上戶口;另一方面,之前我們買了房子,去拿新房子的鑰匙;還有,給我父親過生日。”李先生稱,“我們準備農歷正月十二回四川,把回程的票都買了。”

  下了高鐵,李先生見到了等候在站臺的姐姐,“姐姐一家三口和我父親住這邊(武漢)。她直接從火車站把我們接到家了。她說了這邊的情況,讓我們最好不要出去。”姐姐的話,讓李先生憂心忡忡,“很擔心,當時就想著要不早點回去,但沒想到會‘封城’。”李先生注意到,當日沿途戴口罩的人并不多,此前看新聞說“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可防可控”,才決定回來的。

  接下來的三天轉眼便過去。

  “1月21號,在(姐姐)家里待了一天。看電視的看電視、嘮家常的嘮家常。”

  1月22日,李先生心情不錯。一大早,他開著車,載著妻子、父親直奔購房處。“肯定開心啊!(拿了新房鑰匙)回來基本上就天黑了,自己開始做菜。”李先生和姐姐商量,過些天是父親生日,“一家人出去吃個飯,訂個16寸的蛋糕,蛋糕上寫著‘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