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夢”的一波三折

  華鎣在廣安面積和人口較小,其打造中國“西部硅谷”的雄心并不是一帆風順。

  在廣安,華金潤對于華鎣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性就像上世紀九十年代長虹對于綿陽GDP的重要性一樣。華金潤在巔峰時產值超過80億元,在整個華鎣電子信息產業中占比超過50%。華金潤一咳嗽,整個華鎣電子信息產業都會感冒。

  但過去3年,是手機產業深度調整的3年。

  由于外貿出口環境的變化以及整個手機市場從藍海轉向紅海的市場轉變,華金潤遭遇雙重絞殺,經歷陣痛,年產值從巔峰80億元一度下探到不足30億元,但由于近年來從傳統功能機向智能手機及其配件轉型,再加上加大技術投入大力開拓軍民融合產品等新品,如今,華金潤年產值逐漸回升至近60億元。

  華鎣市決策層意識到,單純依靠手機產業或者龍頭企業,其產業結構和工業基礎不足以抵抗市場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3年來,華鎣招商的目光從此前的廣州、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的手機配套企業,轉移到現在為重慶筆電基地配套的企業,華鎣市更是在電子信息產業之外還大力發展玄武巖產業和裝備制造產業,多條腿走路抵御市場風險。2018年華鎣市經濟合作局恢復了重慶招商分局,目前,華鎣市在深圳、昆山和重慶設立了三大招商分局。

  “過去這3年,是我們產業轉型的3年,華鎣電子信息產業結構發生了大變化。” 四川華鎣山經開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申國友表示,從2017年開始,華鎣電子信息產業結構發生了改變,以前的企業主要是從深圳引進來的,主要生產手機等整機產品,又加上其關聯的外貿等企業,產值能迅速做大,而現在的企業除了東部沿海的手機企業以外,新引進多家為重慶配套的筆電產業核心零部件企業。

  四川怡田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安的發展清晰地反映出了筆記本電腦產業向西部轉移的趨勢。

  四川怡田由江蘇羽田電子科技(太倉)有限公司投資,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的機殼,這個集團第一個公司是在江蘇昆山,隨著全球筆電產業西移重慶,江蘇羽田在重慶銅梁投資建廠,2019年在緊鄰重慶的廣安華鎣投資建廠。“我們正在修建二期廠房,預計7月份可以投產。”該公司負責人羅慶全說現在公司每個月營業額能到1200萬元,預計下半年可以增長到1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