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的“壓力山大”
雖然企業信心很足,但華鎣市委市政府卻壓力山大。
從數據上看,2017年,華鎣市電子信息產值達到180億元,但華鎣電子信息產業2018年產值縮減為173.41億元,2019年則重新恢復到181.03億元。
單看數據,看不出華鎣整個電子信息行業的結構變化和質量調整,一時間,關于華鎣電子信息還行不行的爭論又浮出水面。
這時的電子信息江湖也不是以前的江湖。3年前,華鎣的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省位居前列,和成都、綿陽等地在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版圖上三分天下,3年后,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四川的第一大產業,產值在2019年首次邁過萬億元大關,而此時,華鎣的電子信息產業面臨著“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競爭加劇局面。
“成都和綿陽電子信息體量很大,和我們其他市州不是一個量級的,之后的我們和宜賓等市州的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相差不大,但我們壓力很大。”華鎣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省內其他市州的趕超,華鎣作為一個縣級市,在招商政策、土地指標等多方面都存在差距,這對華鎣電子信息產業未來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如何破題?從內部來看,隨著廣華快速通道在去年底開通,從廣安主城區到華鎣山工業園區開車僅需15分鐘,廣安市和華鎣市的同城化發展日趨明顯。同時,廣安市和鄰水縣以及岳池縣舉市縣兩級合力共建川渝合作高灘園區以及生物醫藥“雙飛地”都給華鎣市借力市級力量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提供了思路。
從外部來看,近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熱度不減,特別是近日召開的第一次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提出的交通先行以及在毗鄰地區打造合作園區的提法讓華鎣大感振奮,隨著西渝高鐵的加快推進,緊鄰重慶的華鎣市發揮電子信息產業優勢,為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配套有了更大的優勢。
華鎣已在積極行動起來。目前,西部硅谷產業園三期工程施工現場已復工,四期項目在3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今年疫情中我們復工復產不是原有產能的恢復,而是立足未來的在新的更高起點的再出發。”華鎣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四川力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復工復產后,正在研發科技含量更高的5g均溫板,為5g手機配套,將更加具有競爭優勢,預計將于6月份正式投產。
還有海外市場的拓展。3月9日晚,華鎣丑米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2.6萬個無線充電器裝上了園區免費提供的物流車運往深圳,然后再從香港出海,出口到美國,這是該公司今年開拓的國際市場的第一柜。
做大做強企業和產值也是不二之選。目前,華鎣制定了2022年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2025年突破500億元的奮斗目標。
曾經,華鎣產值超過5億元的電子信息企業只有華金潤,目前已經有了5家。2019年四川華金潤產值為58.87億元,四川中鼎創為35.69億元,此外,還有四川恒格、四川領譽、四川坤鴻電子產值均接近10億元。
“隨著四川普利斯德和四川創仕鼎擴大產能,今年這2家企業產值也都有望突破5億元,華鎣電子信息產業將從龍頭帶動走向多點多極支撐,只有盡快做大產值、做強企業才能盡快讓電子信息產業走上自主集聚集群發展的道路。”華鎣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