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梁現(xiàn)瑞
“嚇人得很哦,以為都活不過去了!”說起前一天自己見到的驚心動魄的一幕,55歲的羅庭鳳依然手抖。
羅庭鳳的家在西昌市經(jīng)久鄉(xiāng)馬鞍村。從地圖上看,這里位于瀘山西麓,一山之隔,就是邛海和西昌市區(qū),西昌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布的疑似起火點(diǎn),就在這個村子附近。
馬鞍村地勢平坦,在大片的平地面前,陡峭的瀘山來得格外突然,平地和高山之間基本沒有任何緩沖,仿佛拔地而起,噌一聲出現(xiàn)在眼前。
火災(zāi)發(fā)生時,羅庭鳳和她的丈夫潘華林正在自家房屋的后面,給洋蔥澆水。最近,不對,是從去年10月,洋蔥下地以來,這里幾乎滴雨未下,加上陽光熾熱,北風(fēng)肆虐,高溫、強(qiáng)風(fēng)、干旱,幾種因素交織,中午時分,空氣就像流動的火焰,一點(diǎn)即著。
“好像是燒山了!”下午3點(diǎn)48分,伸腰歇?dú)獾拈g歇,羅庭鳳突然發(fā)現(xiàn),對面山上突然冒起一片煙霧。
這個時間,羅庭鳳為啥記得這么清楚?那是因為看到這個情況后,潘華林馬上給自己的兄弟潘華偉打個電話,后者是馬鞍村村委主任。火災(zāi)發(fā)生的時候,潘華偉恰好在另外一個村去考察了。
煙霧先是白色的,過了一陣,慢慢變成黑色,而且規(guī)模越來越大,開始像電桿粗細(xì),后來變成一顆大樹,再后來,顏色又變成橘紅色,火苗出現(xiàn)了。
“開始燒得很慢。” 潘華林回憶,山火慢悠悠的,像是一股紅色的巖漿,從山巔冒出來,然后沿著山坡涔涔流淌,由于隔著幾百米的距離,沒有一點(diǎn)聲音,一兩個小時過去了,一面山坡都沒有燒完。“
潘華林見慣不怪。馬鞍村這里是山火高發(fā)地,隔幾年都會發(fā)生一次,時間主要集中在冬春兩季,他這一輩子見太多了,最近一次記得還是3年前,2017年的春天,也是一個下午,燒了一陣,滅火隊還沒來,自動熄滅了。這一次,他以為還是那樣。
他想錯了!在經(jīng)過近兩個小時的蓄積后,大約晚上7點(diǎn)左右,潘華林剛剛吃過晚飯,天還沒黑透,火燒到快到山腳的時候,形勢突變,原本慢慢下滑的巖漿一樣的火苗突然噌一聲竄起來,鋪天蓋地向從一個山腳,沿著V字形山谷沖上另一個山頂,和剛才緩慢發(fā)展截然不同,這一次,他們燒掉整個山坡,一口氣功夫,原本一整片種滿了油桉的山坡,一下子變成了一片火海,把快要暗下來的天空陡然照亮。
“這時候,聲音也大起了。”潘華林的堂妹潘華萍還記得,當(dāng)時她正站在樓頂,突然發(fā)現(xiàn)對面山坡一下子亮起來,通紅一片,而且聲音巨大,不是噼噼啪啪,而是像那種成群結(jié)隊的大卡車轟鳴而過的聲音,整個地球都像在顫抖。
面對這番景象,她驚呆了,一是不曉得說什么,只是一個勁喊在家里看電視的老公“快出來啊!快出來啊!”
更夸張的還在后面。火苗越上山頂后,并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xù)招搖,在山頂上騰起幾張高,張牙舞爪,突然一陣大風(fēng)過后,臨近一個山頭一下子也燒起來了,從一個山頭跳到另外一個山頭,不過幾秒鐘的功夫。
就這樣,山火就在各個山頭之間跳躍前進(jìn),仿佛是一個巨人揮舞著火把,在逐個點(diǎn)燃。“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火!”同樣目睹了神奇一幕的馬道街道辦黨工委書記文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