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水生態環境局庚即啟動立案調查,兵分兩路,一路繼續深入調查縣內相關企業,一路奔赴鄰省企業調查核實。鄰水縣正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稱自己只負責提供場地,接收和處置污泥,其他一概不知;鄰省企業謊稱自己從污水處理廠內將污泥運至本公司廠區后,加入菌種、廢藥渣等混合的前期處理得到有機肥半成品,再將有機肥半成品轉運至鄰水縣進行下一步工序,不存在跨省轉移固體廢物行為,且企業的相關手續、資質均合法有效。
經公安機關還原運輸車輛路線,發現車輛入境方向與鄰省企業方向并不一致,污泥明顯不是來源于鄰省公司廠區,證據顯示污泥未經過預處理。辦案人員通過運輸車輛按圖索驥,幾經輾轉后找到運輸公司負責人黎某,同時獲取了污泥運輸合同、車輛運輸記錄,包括運輸車輛車牌號、駕駛員、出發地、目的地、污泥數量等。執法隊員發現,多個車牌號都曾頻繁出現在鄰水境內監控畫面中。
“您好,我是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現有一起環境違法案件請求您們的協助。”在鄰省某區生態環境局,兩地生態環境部門迅速達成聯合執法共識,信息共享、現場查勘、調取監控。同時,鄰省另一區縣生態環境局掌握情況后,主動協助調查轄區污水處理廠污泥轉運記錄。
兩地三方生態環境部門聯合協作,連續調查數個污水處理廠,提取了各污水處理廠與鄰省企業簽訂的污泥處理合同和污泥轉移聯單。真相終于浮出水面:為減少運輸成本,同時該企業需處置污泥量已遠超消納能力,在利益面前,該企業不惜鋌而走險造假污泥轉移聯單,從鄰省數個污水處理廠將委托處置的污泥非法跨省轉運至鄰水貯存處置。截止案發,共轉運至鄰水1700余噸污泥。
據悉,該企業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相關規定,等待該企業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