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獲悉,近日,四川省發布《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涉及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強化中醫藥在健康四川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推進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六大板塊,囊括22條相關細則。
其中指出,到2022年,力爭實現全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館,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均能提供中醫藥服務。
一、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
要加強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夯實中醫藥基層服務陣地、提升中醫藥信息化支撐能力。
到2022年,力爭實現全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館,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均能提供中醫藥服務。
二、強化中醫藥在健康四川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要發揮中醫藥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增強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
加強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在西醫醫院中醫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開展治未病工作。到2022年,縣級以上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科室。
三、推進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
要加強資源保護與中藥材產業發展、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升、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完善中藥注冊管理和質量監管。
到2022年,基本建立川產道地藥材生產技術地方標準體系、質量等級評價制度,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800萬畝。
四、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成長途徑、健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
支持成都中醫藥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支持西南醫科大學等爭創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增設中醫藥類專業。
五、推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
要挖掘和傳承川派中醫藥文化精髓、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大力促進民族醫藥發展、積極推動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
設立四川省中醫藥研發風險分擔基金,加大對中醫藥科技的投入,承接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重大專項。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推進“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四川)”“中國—葡語系國家和地區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四川)”等國家級基地高質量發展。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加強與臺灣地區中醫藥交流合作,全面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醫藥合作,推進川、滇、黔、桂等區域中醫藥融合發展。
六、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
要統籌推進中醫藥全行業管理、完善支持保障機制、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強化中醫藥監督管理。
加大中醫醫療服務價格支持力度,將適宜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合理調整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引導中醫藥適宜技術使用。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總額控制指標向定點中醫醫療機構傾斜。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