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庭銘)“重癥患者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有創通氣?”“四川有病人使用ECMO么?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4月10日下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程中心,一塊大屏幕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專家和意大利巴里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的專家連在了一起。當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牽線與指導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意大利巴里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疫情防控遠程視頻防疫經驗交流會在這里召開。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截止4月8日15時,意大利共有135586例確診病例,死亡17127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截止3月28日,巴里大型綜合醫療機構已收治新冠肺炎住院患者150名,其中在重癥監護室救治23名、死亡3例。
“我想請教一下中國的同行,重癥患者使用有創通氣的標準是什么?”在屏幕的對面,巴里大型綜合醫療機構新冠肺炎重癥監護負責人薩爾瓦托·格拉索直接操起了意大利式英語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專家請教。
屏幕這面的人講得仔細,屏幕那面的人聽得認真。意大利巴里大型綜合醫療機構的醫生們一邊聽一邊不時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生的建議記錄下來。遇到個別沒有聽明白單詞,薩爾瓦托·格拉索和同事們還要請翻譯再解釋一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曾勇告訴記者,和意大利巴里大型綜合醫療機構連線的目的,是希望我們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取得的經驗能夠為意大利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幫助,使得意大利能夠盡早從疫情泛濫中解脫出來。
“我們今天分享的主要是危重癥患者治療的經驗,其實意大利的醫療水平是比較高的,但是在面對那么多呼吸危重癥病人的時候,醫院在應對的時候還是有困難的地方。”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一支援鄂醫療隊隊長、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羅鳳鳴介紹,傳染病其實是有規律性,最重要的防疫措施就是隔離。“我和去意大利支援的同事電話交流的時候也提到,如果當地隔離做得好,新增發病人數就會下降。”
據了解,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意大利也是歐洲第一批來華支援的國家之一。3月11日~3月26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梁宗安教授、重癥醫學科唐夢琳教授隨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紅十字會組建的中國第一支赴意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赴意大利開展醫療援助與指導,工作成效卓著。
“雖然我們四川省不是疫情的重災區,但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疫情抗擊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勇介紹,這是他們第二次開展國際在線疫情分享,后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還將陸續和其他國家開展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