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四川資陽市雁江區人民法院,21歲的凌鵬作為被告出庭。原告霍先生起訴凌鵬在2019年9月11日至10月1日之間,冒充保險公司從業人員,以承諾高額贈品為由,騙取客戶在原告處投保汽車保險,從而獲得優惠手續費,因凌鵬未兌現贈品,導致霍先生多次被投訴及要求賠償。

  凌鵬覺得自己很冤枉。作為推銷業務員,自己是按照公司的政策進行推銷,雖然確有操作失當,但自己處理了,公司現在卻將所有責任推給自己。聯系不到老板,凌鵬才發現,自己所在的公司早在2014年就已經被吊銷(未注銷),甚至老板身份也存疑。

  客戶頻頻投訴:

  “購買車險承諾的福利都沒兌現”

  最近一段時間,吳女士很頭疼,她告訴記者,2月20日,她接到推銷車險的電話,后來一位自稱姓鐘的業務員添加了她的微信。對方計算出保費約4896元,并承諾贈送1200元加油卡(后協商折算現金),漆面修復2次,洗車服務12次以及代駕服務。吳女士同意購買,覺得挺實惠,還推薦給了好友。但后來,吳女士發現自己和好友都沒有收到寄送的洗車券、維修券和油卡,多次通過微信聯系業務員,對方說保單生效后15日分次上賬,如果沒有到,就讓財務做返傭(金)。吳女士等到3月18日,仍舊沒有收到優惠,3月22日之后,這名鐘姓業務員再也沒回復。“后來我打保險公司電話投訴,有人聯系我說是業務員攜款跑了。”吳女士說。

  和吳女士有著相似經歷的車主鄭先生也在維權投訴。去年11月,自稱某保險公司業務員的凌鵬通過電話與他取得聯系,承諾續保贈送1000元油卡。鄭先生說:“我一直都是買的這家保險,在誰那里買無所謂,看誰的條件實惠?!钡珱]想到的是,他收到的油卡是空卡,凌鵬承諾的保單生效時間15個工作日后分5次到賬,一直沒有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