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市州發了消費券?

  德陽、綿陽、瀘州、內江已發放消費券;南充也計劃聯手通信運營商和金融企業“撒錢”

  消費券帶來多大效應?

  有市州已拉動消費1000多萬元,有市州有望在5月形成消費熱潮

  如何進一步促進消費?

  加大促銷力度,少些套路,多些誠意

  □本報記者 羅之飏

  “用支付寶付款,可搶消費券直接抵扣。”4月10日中午,內江市市中區市民鄒世景路過一家中餐店時,瞅到店門口的廣告,便進店吃了個午飯。付款時手機一掃,一張40元減10元的優惠券便“跳”了出來。

  當天,為促進餐飲業復蘇,內江市政府聯合支付寶和餓了么等平臺,推出首批消費電子抵用券,以每7天為一周期,分3次發完。

  有此舉動的不只內江。最近,德陽發放200萬元餐飲消費券、綿陽發放了7000萬元電子消費券、瀘州向醫護人員投放專屬消費券……市州紛紛“出手”,或出臺政策鼓勵、或財政出資聯合運營商平臺撬動社會資金等,以多種方式發放消費券,其中餐飲、零售行業等是投放重點領域。

  那么,消費券能否成為刺激消費的“催化劑”?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發放效應反饋——

  消費券能夠攪動“春水”

  4月10日晚上7時許,六月雪干鍋綿陽凱德店迎來晚餐高峰時段。看著店里越來越高的人氣,老板周明喜笑顏開。通過電信運營商抽到的消費券加上門店送出的優惠券,很多消費者一頓能省幾十甚至上百元,周明對此也進行了統計:“這幾天,發放消費券平均每天帶動新增銷售額3000元左右。”

  疫情期間,六月雪綿陽15家門店差不多關了兩個月,損失近500萬元,“雖然目前來看,拉動的消費比起損失來說還是太少,但可以在消費券發放平臺持續亮相,相當于打了個免費廣告。”

  四川電信綿陽分公司商業客服部和電子金融部部長鄭富雄介紹,電信在綿陽“試探性”地發放了4天消費券,每天發1萬張,發放金額共計70萬元,面額從數元到100元不等。“這些券可在綿陽近百家品牌商戶使用。目前有20%已消費。后期還會增加合作商戶,預計5月1日開始就能形成消費熱潮。”

  德陽也是我省較早發消費券的城市。3月23日起的一周多時間內,德陽發放了4萬張餐飲消費券,每張面值50元。消費者不僅能將這些券與商戶其他打折活動一起使用,還有機會獲得消費額外返現獎勵。“目前已進入集中消費時期。據4月初的統計,拉動消費已有1000多萬元。”德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南充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十分看好消費券。記者獲悉,南充計劃聯手通信運營商和金融企業以消費滿減方式“直接撒錢”,“按最低滿50元減20元算,估計拉動消費額在兩倍以上。”同時,運營商根據業務特點,推出諸如辦理話費套餐首月減免等業務辦理優惠。“為刺激消費,南充將投入兩億元,預計能拉動消費十億元以上。”

  內江市商務局同樣看好消費券的帶動作用。“和支付寶合作發放餐飲消費券后,本地餐飲商家信心很足,反應踴躍。將促進內江餐飲消費,預計其乘數效應將達10倍左右。”內江市商務局副局長張勇剛表示。

  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目前我省已有德陽、綿陽、瀘州、內江發放消費券。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鼓勵各市州因地制宜、量力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