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貧困人口“有水吃”已基本解決。但在一些地區,尤其是涼山深貧地區,飲水安全問題尚需解決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專業管護人員缺乏、工程設備易損壞等,都是突出問題

  涼山州7個未摘帽縣在建工程,5月底前完工;6月底前解決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

  倒計時

  4月8日,在美姑縣忙完當天督導任務后,劉強回到住所已是晚上10點過。這位省都江堰管理局的高級工程師,3月5日來到涼山州后,白天基本都是在美姑山里度過的。

  涼山州作為我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正在提速。

  □本報記者 邵明亮王成棟 侯沖

  A 現狀

  吃水問題基本解決,飲水安全還要鞏固

  吃水難的記憶,一直烙印在昭覺縣特口甲谷村村民勒爾曲洛的腦海里。“從水塘打回水必須先放半天,得讓沙子沉到桶底。有時打回的水里還漂浮著蟲子,撈出去,就當沒看見。”4月9日,回想起以前取水、吃水的情景,她仍然唏噓不已。

  之前,勒爾曲洛要到幾百米開外的水塘挑水。水塘是村民在地里挖出的一個土坑,山泉水流經匯聚而來,為防止落葉掉入和牲畜飲用,上面蓋了幾塊簡易木板。

  “這種情況在之前還算是好的,最起碼有水可取。”涼山州水利局水利科科長楊勇表示,涼山州深度貧困地區的飲用水多為山泉水,受牲畜糞便、枯木落葉等污染較大。

  省水利廳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貧困人口為重點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

  “現在打開水龍頭,就嘩嘩流出來了。”去年,勒爾曲洛家里添置了洗衣機,吃水、洗衣都方便很多了。2016—2019年全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累計受益129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309.31萬人。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6.4%,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0.4%,提前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

  有水吃,還要“吃好水”。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顯示,目前除涼山州個別貧困戶外,貧困人口“有水吃”已基本解決。但與此同時,在我省一些地區,尤其是涼山的深度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問題尚需解決。

  B 難題

  施工困難,工程管護運營更難

  “從一個山梁到另一個山梁,車子上不去,只有靠步行,檢查一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都要走幾個小時,可以想象它的施工難度有多大。”涼山農村飲水工程的難度給劉強留下了深刻印象。

  省水利廳脫貧辦專職副主任陳鵬表示,涼山州農村飲水安全基礎薄弱,受地形等多種因素影響,農村供水規模化程度總體不高,工程建設標準整體偏低,缺乏水源工程導致水源保障不足。

  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水源。以昭覺縣特口甲谷鄉為例,全鄉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山高路遠坡陡,所謂水源,不過是隱藏在大山里的一處處山泉水。要想找到它們,別無他法,只能靠雙腳一步步去尋覓。

  昭覺縣水務局水利科工作人員張良記不清自己參加過多少次找水源了。“我們一般都是在二三月份枯水期進山,經常一天走七八個小時,累得很。”

  此外,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給涼山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護和運營帶來挑戰。

  供水站后期如何維護?不少受訪者提到,由受益村民繳納水費來籌措資金。但是,水費收繳并不順利。楊勇表示,專業管護人員缺乏、工程設備易損壞等,都是突出問題。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有‘三分建、七分管’的說法。如果忽視工程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建設,將難以持續。”省農水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C 攻堅

  12個工作組督戰涼山,全省復查補漏

  “我省農村飲水安全的底子薄、基礎差,受自然條件影響,部分貧困戶面臨季節性缺水等困境,飲水安全易反復,需要在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工程管護上持續用力、再下功夫。”針對我省尤其是涼山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的突出問題,省水利廳副廳長李勇藺表示,做好貧困人口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事關全局、責任重大,目前工作重點是抓好涼山州7個未摘帽縣在建工程建設,確保5月底前完工,6月底前還要對全省貧困人口的飲水解決情況進行再復核,找出問題切實整改。

  如何復核查找?“主要是農村飲水安全的4個核心指標:水質、水量、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劉強表示,水質、水量關乎著水源地和制水環節,方便程度考驗的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此前建設情況,供水保證率則劍指水源是否充足、管護水平是否達標。

  省水利廳已組建12個掛牌督戰工作組共157名成員赴涼山服務和督戰督導,重點推進工程建設、達標復核、水費收繳、問題整改、預案編制等工作。“工作組既是‘督戰隊’,也是‘戰斗隊’;既有‘督’的任務,更是‘戰’的主體。”李勇藺介紹,各工作組已通過明察暗訪,核查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在建工程121處。針對已發現的問題,工作組和當地相關部門一起研究解決辦法和處置方案,“問題就地解決”。

  “我們將繼續按照‘脫貧不脫政策、幫扶不減力度’的要求,千方百計確保6月底前全面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省水利廳廳長胡云表示,將對已脫貧人口飲水安全進行全面查漏補缺,不斷鞏固提升,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