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進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實行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對10大類30小類行業項目豁免環評手續辦理,對17大類44小類行業項目開展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對部分誠信企業原則上不開展現場執法檢查。實行時間原則上截至2020年9月底,根據形勢需要可適當延長。

  “今年疫情讓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了一定影響,復工復產助推經濟發展,必然要求項目快速推進。此次出臺《通知》,一方面及時貫徹落實國家新要求,另一方面繼續對已有創新舉措進行細化,指導全省在特殊時期的創新探索能夠依法依規推進,確保生態環境部門服務發展有速度更有質量。”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說。

  項目直接上,學校等民生項目豁免環評審批

  《通知》明確,對關系民生且納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實施排污許可登記管理的相關行業,以及社會事業與服務業,不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險品的倉儲、物流配送業等10大類30小類行業項目豁免環評手續辦理,不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和地方黨委政府認定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建設項目中的臨時性項目,可以豁免環評手續辦理。

  記者梳理發現,被豁免辦理環評手續的都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項目,如學校、公園、賓館飯店、糧食和飼料加工、肉禽類加工等。

  據了解,在豁免之前,10大類30小類行業項目在開工之前需要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在正式排污之前需要申領排污許可證。豁免后,直接將環境影響登記手續簡化掉。“兩道程序合并成一道,既提高了行政效能,又為企業新開工項目減免了手續。”省生態環境廳行政審批處負責人說。

  試行告知承諾審批,可讓項目提速80%

  據悉,目前我省個別市已經在一些領域一些行業試點環評告知承諾審批,而此次《通知》印發后,將在全省21個市(州)全面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

  具體而言,對環境影響總體可控、受疫情影響較大、就業密集型等民生相關的部分行業,包括工程建設、社會事業與服務業、制造業、畜牧業、交通運輸業等多個領域,共涉及《名錄》中17大類44小類行業,開展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疫情防控期間,對疫情結束后仍需使用的三類建設項目,可以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

  “以前企業項目要開工,生態環境部門受理環評文件后,必須通過技術審查才可以批復環評。” 省生態環境廳行政審批處負責人說,通過告知承諾環評審批,環評文件從受理到批復,報告表最短僅需要5個工作日,報告書最短僅需要10個工作日,大大縮短法定的30個工作日和60個工作日審批時限,將使企業新開工項目節約80%以上的審批時間。

  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實行告知承諾制是一項改革創新,盡管這些項目總體環境風險可控,但未經審查也難免有失控的風險,此次《通知》還建立了容錯機制,對于試點工作中堅持集體決策、依法依規,對旨在推動工作發生的失誤或無意過失,個人和所在單位沒有牟取私利、沒有和其他單位或個人惡意串通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不予或者免予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