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四川綿竹男子黃某以網上“販賣口罩”為由詐騙4萬余元,后被河南警方列為網上逃犯。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公安分局民警將黃某抓獲歸案,隨后移交河南警方。

  原以為該案到此結束,可是黃某被抓后,其用來實施詐騙的微信號仍在運作,且同樣是以販賣口罩為名進行詐騙。隨著警方調查深入,真相浮出水面,原來另外一名男子鄧某以80元一天的價格租用該微信號,原本打算用于賭博營銷和轉賬,但是他無意中發現了“賣口罩”這一“商機”,于是“將計就計”,扮演“口罩商”的角色實施詐騙。

嫌疑人鄧某(右)被警方抓獲嫌疑人鄧某(右)被警方抓獲

  嫌疑人落網

  為何還能繼續詐騙?

  3月中旬,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公安分局民警接到來自湖北的線索,十堰一受害人在網上購買口罩,被旌陽區一嫌疑人詐騙5萬余元。接到線索后,旌陽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就此案展開調查。

  很快,民警在對實施詐騙的微信號進行查證時發現,這個號碼居然是3月8日剛剛移交給河南警方的詐騙嫌疑人黃某的微信號。

  經核實,黃某已經被警方控制,根本不可能再繼續使用該微信號實施詐騙。

  “誰在使用這個微信號詐騙呢?”為了弄清情況,辦案民警對歸案的黃某進行訊問。這一問,民警獲悉了一條重要線索。

  原來,2月中旬,黃某在對河南的這名受害人實施詐騙后,看到網上有人租用微信號,于是以80元一天的價格將該微信號租給他人使用。“黃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牟利,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逃避打擊?!鞭k案民警王立坤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