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雷神山”醫院 受訪者供圖 建設中的“雷神山”醫院 受訪者供圖

  “那段時間,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常事,還有一些工友直接把鋪蓋帶到了工地,起床了就直接工作。”姜來紅說,大家都想早一天把醫院建好,就能早一天收治新冠肺炎病人。

  援建背后

  有家人的默默擔憂

  “他去建設醫院,我還是比較擔心的,畢竟工地人很多,疫情越來越嚴重。”姜來紅的妻子樊治元說,每次上工地前,她都要對丈夫叮囑,像個愛嘮叨的“老媽子”,讓他不要抽煙、不要喝水,盡量做到不取口罩。

姜來紅一家人合影 受訪者供圖姜來紅一家人合影 受訪者供圖

  而年長一歲的周文凱也有自己的顧慮:他是家里的獨子,上有父母雙親,下有年幼的一雙兒女,作為家里的頂梁柱,這個家庭容不得他有半點閃失。

  那段時間,家里老人也經常打電話來關心周文凱的情況,特別是知道他在“雷神山”工地上班后,父母明確反對過好幾次。老人們認為,寧可少掙點錢,也要確保兒子的生命安全。

  “那時候,不是掙不掙錢的問題,而是責任和使命的問題。”周文凱說,看到全國各地都有人來支援武漢,特別家鄉宜賓也捐了蔬菜,他感受到全國上下都在齊心協力幫助武漢抗擊疫情,共渡難關。

  “而我人就在武漢,當然更應該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周文凱告訴紅星新聞。

  踏上回家路 

  “有種使命完成的感覺”

  “我們干活的時候都戴著口罩,工地也采取了很多防護措施。”姜來紅告訴紅星新聞。

  2月8日,在一線建設者的努力下,“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周文凱和姜來紅也完成自己的工作,被上級要求在武漢居家隔離。

 周文凱在武漢解除醫學觀察的證明 受訪者供圖 周文凱在武漢解除醫學觀察的證明 受訪者供圖

  3月28日,武漢市青山區白玉山街社區向周文凱、姜來紅開具《解除醫學觀察證明》,證明他們從2020年2月15日到3月27日,一直居家隔離,屬于“非四類人員”(確診、疑似、發熱病例及密切接觸者),無發熱癥狀。

 周文凱的檢驗報告 受訪者供圖 周文凱的檢驗報告 受訪者供圖

  3月29日,周文凱、姜來紅所在的中建三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公司將工人們送到武漢艾迪康醫學檢驗所作新冠病毒核酸咽拭子檢測,他們的檢測結果為陰性。后來,周文凱、姜來紅和他們的妻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雷神山醫院關閉了,我真的有種使命完成的感覺,感覺自己的付出也有了價值。這次參與了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是我們做得最正確的事,也是一生難忘的事。”周文凱說。

  胡敏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