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的河長勸離河邊洗車的人
2020年4月11日,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總河長會議上,加強與天府新區眉山片區河長制管理及水環境治理深化合作持續成為關注重點。
將“聯合巡查機制”寫進正式協議,意義升級、重視升級,雙方的合作自然也要升級。創新“雙河長負責制”,雙方約定,以跨界斷面上下游3公里為試點區域,每月開展一次村級河長聯合巡查,共同查找污染和防汛隱患,協同開展問題整治,互相監督治理成效;每季度開展一次鎮級河長辦聯合巡查,交流工作思路,謀劃改進措施;每半年開展一次區級河長辦聯合巡查,總結經驗教訓,商定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一季度一次會
統籌多項合作調度
更多的跨界水系水環境治理內容也商量妥當,寫進了協議文本。
比如,防汛。圍繞實現水質監測和防汛調度信息共享的目標,雙方將加快建設出境斷面水質在線監測平臺,共同開展水質復核監測,交叉監測出境斷面上下游最近一條支流的水質,實現上下游水質數據共享。加強防汛信息及時共享,統籌防汛合作調度。
與此同時,雙方還將探索建立河長制管理人才交流機制,適時開展從事河長制管理工作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換崗交流,選派工作骨干到對方機構掛職鍛煉,充分交流先行先試經驗,共同謀劃跨界水系統籌治理工作;探索建立水環境治理課題申報研究機制,充分調集各自區域人才力量,共同引導高層次人才關注水環境治理,針對水污染治理、水資源利用、水環境保護等工作共同申報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共享科研成果,力爭三年內共同完成一個與水環境治理工作密切相關的重點課題。
“在簽約儀式上,雙方建立起了聯席會議制度、協同應急處置機制。”按照約定,每個季度,兩地的河長們就將召開一次聯席會議,議定事項、督促落實,“不將合作停留在紙面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
紅星新聞記者 劉友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