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4月17日電 (劉忠俊 徐平波 鄭天才)記者17日從四川省白玉縣自然保護區管理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近期對火龍溝保護區收回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整理時,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以及多種動物活動清晰影像,保護地生物多樣性價值進一步體現。
據了解,四川省火龍溝自然保護區于2002年由環保部門設立,總面積141056公頃,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為主的省級自然保護區,2019年6月轉交地方林草部門管理。
四川白玉縣自然保護區管理服務中心稱,為加強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動植物調查等相關工作,保護區在娘曉者區域開展了巡查并安放了10臺紅外相機,受疫情影響近日才回收數據。初步對收回的圖像進行分析,發現該地區野生動物分布密集,種類較多,除常見的林麝、馬麝、巖羊、鬣羚、水鹿、豹貓、白馬雞、血雉、黃喉雉鶉、雪鶉、黃喉貂等品種外,金錢豹、猞猁、狼(群)的活動都較頻繁。
收回的影像數據顯示,2019年11月28日16時23分,一只猞猁進入紅外相機監測范圍,猞猁在山脊雪地里逗留近30分鐘。雖然拍到的影像只有2分鐘,但畫面中動物的表情較溫順。這種中型體型的貓科動物,在掠食兔、鼠、鳥類等小型個體動物方面確是得心應手,更是林麝、巖羊甚至白唇鹿幼崽的超級殺手,性情兇猛、狡猾而又謹慎,天敵僅為豹和狼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