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婷

  4月17日中午,記者路過華興正街的錦江劇場發現,位于劇場西側的悅來茶館已堆滿土石和雜物,一旁橙色的挖掘機正在施工,依稀能在廢墟上分辨出原悅來茶館的八字青瓦屋頂。“疫期劇場一直關閉,悅來茶館目前正在重新打造?!笔┕がF場的工作人員說道。

  記者隨后向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院長雷音求證此事并得到了證實?!皭倎聿桊^在3月23日已開始拆除重建工作,隨后錦江劇場、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也將進行改擴建,預計2022年底完工,它們將組成煥然一新的,并擁有“雙劇場”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p>

  成都川劇藝術中心效果圖

  “悅來,近者悅,遠者來”。悅來茶館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二百年前的清代,最早這有梨園祖師李隆基的廟宇,近代川劇史上最重要的演出團體“三慶會”曾在此萌芽,解放后悅來茶館多次重新培建、改道開門。幾乎每一代著名的川劇藝術家、不少戲曲界梅花獎獲得者、民間戲曲藝人都曾在此演出。被西南票友們親切地稱為“戲窩子”“根據地”“文化地標”。

  建筑師說設計:中國紅外觀+“雙劇場”

  打造濃烈時髦“有戲有茶”夜明珠

  雷音告訴記者,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包括悅來茶館在內的川劇演出場地設施已較為陳舊、功能也比較單一、場地相對狹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川劇表演的效果和川劇藝術發展。因此在今年啟動“川劇藝術中心改擴建”項目。本次項目的設計方為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中建西南院”),該公司也曾設計“四川大劇院”。

  “設計總原則是最大限度保留川劇原有文化和建筑特色,但以更時髦、年輕的方式打開川劇。”中建西南院建筑設計師周驍,是該項目設計團隊的負責人之一。她透露,新修建的悅來茶館將從錦江劇場原來的西側搬往東側,同時整個成都川劇藝術中心最大焦點是單獨增修一個“小劇場”與悅來茶館共同位于藝術中心東西兩側。小劇場預計約共有360個座位,和大劇場錦江劇場形成差別化定位。此外,在成都藝術中心升級以后,川劇的演出不再局限于廳堂之內。室內、室外、挑臺、廣場,一同成為一座面向城市的戲臺。夜晚華燈初上時,這里將成為一顆璀璨的夜明珠,說不定老百姓和游客還能跟著川劇進行“快閃”,跳個川劇“壩壩舞”,整個藝術中心建筑總面積為20500平方米。

  外觀上,擴建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兼具官式建筑的端正與川西民居特色,整體外觀采用濃烈的中國大紅色,與川劇火熱的藝術風格契合。建筑屋頂起翹的飛檐式,靈感源自于川劇服飾中的翹盔帽、翹坎肩,彰顯成都韻味?!按┻^春熙路的喧囂、越過太古里的時髦,閱盡一個世紀滄桑的川劇藝術與悅來茶樓,將以時尚的姿態重回成都的舞臺?!?/p>

  戲劇人追憶“悅來”:

  藍光臨、曉艇曾在此演出,“李伯清”評書在此起步

  悅來茶館建筑面積約2300平方米。茶館各廳由有關專家制作楹聯、匾對及川劇曲牌命名,保持著古樸的庭院式風格,建有仿古式萬年舞臺,每周定期演出川劇精品折子戲,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優秀的老、中、青演員以及梅花獎獲得者等輪流演出,如川劇名家演出的川劇精品折子戲《塵埃落定》《黎明十二橋》《殺狗驚妻》《鍘侄》等。

  “我十多歲初來成都就到了這,那時候觀眾邊喝茶邊看戲好不熱鬧,圈子里的川劇人非常向往這里,承載了大家不少回憶?!?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陳巧茹說道,后來她登上悅來茶館表演,也帶著一批批川劇人在此演出,“在茶館表演離現場觀眾更近,也督促自己每一個細節都要嚴格要求自己?!?/p>

陳巧茹陳巧茹

  在如今廣為流傳的悅來茶館老照片里,有一張記錄了茶館的黑板上,寫著已故的川劇名角藍光臨的川劇活動節目單?!爸皇且粋€非常親切、非常接地氣的地方?!彼{光臨弟子、國家一級演員肖德美回憶,他在這里看了不少師傅的演出,如今他自己也帶著王裕仁、王子豪等“95后”川劇人在此演出。當他置身于悅來茶館臺下的觀眾席中,和周圍觀眾一起感受孩子們的表演,看到不少老戲迷對演出的歡呼、鼓掌和稱贊,覺得非常欣慰?!跋氲揭院笏囆g中心的規劃和設計這么好,老茶館改造的遺憾也就減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