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專家介紹,吉日波山所處大涼山斷裂帶,由多條次級斷層組成。其中的漢源-甘洛斷裂,奠定了這一地區(qū)現(xiàn)今構造格局主要由淺表性的逆沖推覆作用形成,以淺表性的脆性破裂為主,受四周小斷層的圍限,以及流水的切割,形成的斷塊山。

  另外,早古生界寒武系、泥盆系地層,逆沖至2億多年前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峨眉山玄武巖和沉積形成的陽新組灰?guī)r之上,根據(jù)地層厚度估算,其垂直斷距小于1km,局部地段存在垂直落差達500m的斷層崖。斷層崖后期受東側海拔達4288m的馬鞍山多條沖溝橫穿切割斷層崖,形成斷層三角面,加之山體為堅硬的峨眉山組玄武巖,也有利于塑形,于是便形成了酷似金字塔的吉日波。

  由于構造活動強烈,風化強烈,加之高山冰雪融水豐富,暴雨強度大,形成大量松散堆積物。而在馬鞍山山頂一帶,地形坡度大,溝槽狹窄,隨著溝床的不斷刷深,兩側岸坡坡度加大、臨空面增高,溝槽兩側不穩(wěn)定巖土體發(fā)生崩塌或滑坡而進入溝道,為泥石流提供了物質來源。

  在普昌鎮(zhèn)、阿爾鄉(xiāng)及吉日波一帶,溝口開闊,地形平坦,為泥石流堆積提供了場所,極易形成泥石流堆積扇。通過后期地貌抬升,人為改造,形成今天的梯田美景。(圖片由四川再發(fā)現(xià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