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在春暢壩泳區的攤位證。受訪者供圖](http://n.sinaimg.cn/sc/crawl/727/w550h977/20200418/7885-iskepxt4661205.jpg)
2004年夏,在擺攤過程中,羅文救起一名失足落水的市民。跟很多救人不留名的人一樣,他救人后就悄悄走了,回到自家茶攤照看生意,獲救者也隨后離開春暢壩。
那幾年的夏天,來春暢壩江邊玩水、游泳的市民特別多,彭賓、羅文等攤主常常遇到有人溺水或跳江輕生的情況。仗著水性好、熟悉水情,羅文、彭賓和其他攤主總是自發下水救人,但仍有落水者不幸被江水沖走。
“每當看到有人被淹死,我們心里都很難過。”2005年8月,彭賓、羅文、李春明、劉強、周凱5人自發成立“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時年47歲的彭賓最年長,被選為隊長,羅文、周凱、李春明、劉強為義務救護隊核心隊員。
〖榮獲表彰〗
5人被授予“見義勇為先進集體”
還上了央視
作為當年的隊長,現年62歲的彭賓回憶,“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成立后,隊員們每年都從岷江和長江里救起幾名至十幾名不等的落水者,有的會留下電話、送來錦旗,有的說句感謝,也有的悄悄離開。當年,他們救人的事跡時有媒體報道。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當地報紙、檔案等資料發現,這支民間水上救護力量在成立前后幾年時間里,先后挽回了四五十條在江中掙扎的生命。羅文回憶,他親自參與營救并成功獲救者約5人左右。“救上來就完事了,也不圖啥,沒記(對方)名字和電話。”
他們的義舉也獲得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并先后獲得表彰。2005年,“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被宜賓市翠屏區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年12月10日,“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彭賓、羅文等5名隊員成為中央電視臺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尋找中國勇士”節目的主人公。至今,彭賓的手機里還保存著當年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救護隊時的照片。照片中,羅文和劉強在第二排,彭賓、李春明、周凱在前排。
![↑2006年央視記者采訪,后排左一為羅文。受訪者供圖](http://n.sinaimg.cn/sc/crawl/59/w550h309/20200418/dcf3-iskepxt4661249.jpg)
政府的表彰、媒體的報道,讓隊員們更加堅信自己的義舉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他們的茶攤分布在岷江邊不同區域,救護隊把彭賓的茶攤設為營地,掛起了“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的旗幟。但救護隊沒在民政注冊,算不上民間組織,是自發組織。
“如果救護不順利,就很容易被沖到水情復雜的江面,甚至被沖到金沙江和岷江匯合的三江口,情況非常危險。”已上岸近10年的彭賓,提起當年的救人經歷仍有些感慨。在救護隊成立后,有企業家曾捐贈一艘快艇,這讓他們的救人效率提高了不少。但隊員們畢竟不是職業救生員,主業仍是賣茶水謀生,他們沒有經費保障,日常買救生設備都是自掏腰包。當有人落水時,他們就奮不顧身下水救人,之后又回到自己的茶攤經營生意。“我們從沒問過被救者的姓名、單位等個人情況,過去、現在也根本沒想過要得到報答。”羅文說。
2006年3月20日,宜賓市發布文件決定表彰“人民群眾見義勇為勇士、先進群體和先進個人”。因為“春暢壩泳區義務救護隊”的義舉,翠屏區彭賓等5人先進群體是當年榮獲表彰的8個“見義勇為先進群體”之一,除了榮譽證書,還獲得1萬元獎金。但在這份表彰文件里,只登列了彭賓、李春明、劉強、周凱4人的名字,沒有羅文的名字。同年3月25日,宜賓市舉行見義勇為先進代表表彰大會,彭賓、李春明作為代表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