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

  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這次‘汽車下鄉’執行周期為4個月,是考慮到這是一個暫時性的刺激政策,不宜拖得太長。”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汽車產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汽車下鄉”,我省正積極針對汽車企業面臨的各類難題研究制定對策。

  消費端的逐步回暖,也給生產端帶來動力。據了解,目前省內包括一汽大眾、四川沃爾沃、神龍汽車等數十家具備整車生產能力的汽車工廠已全部復工。但截至3月底,全省汽車產業產能只恢復了70%左右。而今年前兩月,全省僅銷售汽車13.9萬輛,同比下滑38.3%。四川車市,距離真正的產銷兩旺尚有一定距離。

  除了瞄準農村市場,未來帶動更多汽車消費的動力在哪里?

  “建議省內車企在注重培育完整產業鏈和柔性化生產的同時,高度關注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西華大學汽車學院院長彭憶強表示,“我們常常講‘聰明的車、智慧的路’,‘車路協同’的智能汽車模式,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此外,隨著技術的成熟,新能源汽車也成為越來越多購車族的選擇。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原本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這讓省內很多新能源汽車廠商看好。據悉,今年我省將力爭實現新能源汽車生產3.5萬輛,同比增長10%,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應用達12萬輛。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加強頂層設計,系統支持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培育新的汽車消費增長點。

  記者手記

  推動汽車下鄉需打好政策“組合拳”

  在積極應對疫情對汽車消費市場沖擊過程中,農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市場。對擁有近6000萬農村人口的四川來說,更是如此。

  但汽車下鄉,聽起來很美,推動起來卻沒那么容易——補貼力度小了,沒有吸引力;力度大了,政府財力撐不起。

  因此,推動汽車下鄉不是給點財政補貼刺激一下那么簡單,還要打通許多影響農村消費潛能釋放的難點、堵點、痛點。這就需要政府調動各類社會資源,出臺系統配套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

  例如,在基礎設施配套方面,應持續推進農村道路改擴建,推進農村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在信貸支持方面,可以鼓勵商業銀行聯合銷售企業專門為農村居民制定購車金融產品;在售后服務方面,可以支持省內整車企業聯合開展汽車及配件銷售、汽車維修保養等業務,加快建設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