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蒲南溪
4月21日,記者從2020年一季度南充市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一季度南充地區生產總值(GDP)為450.91億元,同比下降1.5%。總量和增速位列全省第五,川東北第一。但從3月以來,中省市各項扶持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逐步增多,經濟呈現加快回升的態勢。
疫情影響嚴重 但回升勢頭良好
“自改革開放以來,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南充經濟的沖擊從影響面和影響深度來說都是絕無僅有,大部分經濟數據下降,小部分增長。”南充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葛宗兵介紹,一季度南充第一產業增加值60.25億元,同比下降1.1%;第二產業增加值167.94億元,同比下降1.1%;第三產業增加值222.71億元,同比下降1.9%。第三產業受疫情沖擊影響較大,特別是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下降35.2%,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下降14.1%。
農業生產基本平穩,一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5.45億元,同比下降1.0%。其中,農業總產值33.19億元,增長9.4%;牧業總產值71.48億元,下降8.5%。
“稅收收入下降較多,也是因為應對疫情,為支持企業正常發展,推行的各種政策性減費降稅。”一季度,全市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32億元、同比下降16.3%。其中,稅收性收入17.34億元,下降22.5%;非稅收入13.98億元,下降7.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9.35億元,同比下降9.6%。
不過,疫情對經濟影響是短期的。疫情發生后,南充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堅決落實中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各項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16條措施和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有序發展13條措施加快落實,全力以赴抓要素保障,全市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根據統計監測情況看,截止3月底,全市投資項目復工率達到98.8%,省市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工業復工率達到98.6%,建筑業達到90.1%,住宿餐飲業達到90%以上,批發零售業達到95%以上,其他服務業達到70%以上;春耕備耕有序推進,農業生產進度與往年相當。
“萬綠叢中一點紅” 一季度工業正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南充一季度的工業呈現正增長,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工業企業在2月份均不同程度減產限產,訂單積壓較為嚴重,3月以來,全市工業企業呈現明顯的恢復性增長態勢明顯。
“首先是因為南充工業本身的特點,多為訂單式生產,只要有外部需求,工廠就可以開足馬力生產。”葛宗兵說,而且工業正常假期與此次復工復產的假期時間只相差半個月,十多天的工期影響不大。“加之南充九個縣市區在實行憤激防控后,很快都將為低風險區,企業復工復產快。”
“另外新投產的企業拉動作用明顯,因為基數較低,所以增幅大。”2019年至今,南充市共新增四川能投化學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科九微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0戶,數量多,質量優,對全市工業經濟形成強有力的支撐,3月份,這部分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9.87億元,拉動工業總產值當月增長3.97個百分點,貢獻率達44.6%;拉動全市工業增加值當月增長4.0個百分點,貢獻率達42.1%。
“還有部分企業為適應市場需求,迅速轉產,效果顯著。”南充市有11家企業轉產口罩、防護服、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疫情對工業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商品房是剛需 降幅收窄明顯好于全省、全國
“房地產市場是敏感話題,關系到人們的生存空間。”葛宗兵介紹,一季度南充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6.1%,比全國高10.2個百分點,比全省高4.5個百分點,較1-2月提升10.4個百分點。
“南充是全省第二人口大市,大部分住房買賣仍然是剛性需求。”葛宗兵說,南充市的城鎮化率低于全省全國,雖然疫情有影響,但影響是暫時的。
另外,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充市出臺了一系列補貼政策,比如了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有序發展的十三條措施,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醫護人員、農民工、引進人才、新就業大學生等購房困難群體,可按成交房屋合同總價的3%給予購房人一次性困難補助。同時,房地產開發商也主動推行優惠政策。大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在政府優惠3%的基礎上,再進行3%優惠。兩項政策疊加,大大刺激剛需群體和住房投資者購房,商品房銷售呈現快速回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