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警方函件中他變成搶劫犯

  丟失身份證可能被人冒用

  劉再生第一次覺察到個人身份信息被人冒用,是在2003年初。

  當時,時年21歲的他,在浙江溫州一家工廠打工。一天,出租房轄區(qū)派出所民警找到他查暫住證。過了一段時間,他被民警叫到派出所,詢問“你在2002年做過什么事情沒?”

  劉再生向民警解釋,自己在2002年沒犯過什么事,只是一名從外地來溫州的打工者。民警在了解情況后,對其身份進行核實,錄了指紋,之后讓他離開。這次進派出所的經(jīng)歷,讓劉再生聯(lián)想到前一年回四川老家補辦身份證時遇到的一個細節(jié)。

  劉再生是四川南充市蓬安縣楊家鎮(zhèn)人,他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回憶,2002年5月前后,他在溫州市一家眼鏡廠打工,期間弄丟了身份證,特意辭工回老家補辦身份證。補辦身份證那天,父親劉凱陪他一同前往楊家鎮(zhèn)政府找到當時的“公安員”高懷光(音)。期間,高懷光跟父子二人提到一封來自浙江溫州警方的函件,大意是劉再生在當?shù)匾驌尳俦蛔チ恕2贿^,父子倆都覺得函件內(nèi)容是無中生有,并未放在心上,“如果真的犯事被抓了,能好好回來補辦身份證?”

  對此,當年在楊家鎮(zhèn)政府當“公安員”的高懷光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證實,當年確實收到由轄區(qū)派出所轉(zhuǎn)到鎮(zhèn)政府的函件。

  有了首次被叫到派出所詢問的經(jīng)歷,加之寄到老家的函件,劉再生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出了問題。而這一切,很可能是自己丟失的那張身份證被人撿到冒用了。

  經(jīng)歷

  經(jīng)常被誤認為“搶劫犯”

  租房老被警方問

  說好的婚事被拒

  2003年,在福建打工的劉凱專程乘車趕到溫州,和兒子劉再生一起去溫州鹿城區(qū)當?shù)氐呐沙鏊私馐虑樵?/p>

  劉凱父子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回憶,他們當時去找了轄區(qū)派出所,值班人員讓他們找鹿城區(qū)公安分局,但鹿城區(qū)公安分局工作人員又稱案子不是他們辦的,需找下面具體辦案的派出所。

  從鹿城區(qū)公安分局出來后,劉再生和父親沒有折回去找派出所,因為他想到自己本來就是清白的。盡管如此,潛在影響并未因其自證清白而消除。

  劉再生說,因為在外面打工經(jīng)常租房子,當時暫住證管理很嚴格,換住所后,轄區(qū)派出所民警幾乎都會問他同樣一句話,“你在2002年做過什么事情沒?”他每次也都是同樣的解釋,“沒有犯過啥事,我也希望你們幫忙調(diào)查清楚”。

  最糟糕的事情,是劉再生的婚姻也受到了影響。劉凱說,當年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不好,能給兒子找個對象結(jié)婚很難,期間,有媒人說了一門親事,但有人在背后稱兒子劉再生曾因搶劫坐過牢,盡管一家人再三向女方解釋那是無中生有的事情,但這樁婚事還是不了了之。劉再生說,2014年經(jīng)親戚介紹,他與一名外地離異女子結(jié)婚,但婚后不久,妻子得知他是“有前科”的人,這也成為兩人離婚的原因之一。

  2019年夏天,劉再生接到老家派出所民警打來的電話,仍是關(guān)于其有“犯罪記錄”的事情。劉再生特地回了趟老家,希望民警能幫他處理這事。在老家一個派出所里,民警幫劉再生在電腦上調(diào)取相關(guān)身份信息,他第一次在電腦上看到,原來冒用自己身份信息犯罪的人,是一名穿著紅色馬甲的陌生男子,編號為“鹿02929”。

  “我自己又沒錯,為何一直這樣被誤認為犯罪人員呢?”劉再生很郁悶,希望民警幫他消除這條“犯罪記錄”。但民警告訴他,“犯罪記錄”發(fā)生地在浙江溫州,他只能去找溫州警方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