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妤/攝
人地爭水
協同作戰為村民送“愛心水”
“快點,水送來了!”4月21日上午9時許,海拔約1800米的仁和區坪子灣村民小組,村民何正財吆喝一聲,和家人趕到家門口接水。
2個塑料桶裝滿50L飲用水,分別捆綁在一輛摩托車兩側。當天,坪子灣村民小組有7戶飲水困難的村民都收到“愛心水”。這些飲用水由村委會協調當地企業出運費、人工,家中飲用水有剩余的村民出水,共同接力運送。
與田堡村情況類似,因缺水,前進鎮永勝村、高峰村等村社同樣面臨人飲困難和土地受旱的局面,600余人飲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再不下雨,我家種的10多畝青花椒就懸了。”同樣干渴的土地,讓何正財十分擔心。
據攀枝花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攀枝花的雨季將于6月上中旬開始,從現在到雨季來臨的近2個月時間里,全市以高溫天氣為主。
為避免發生更嚴重的“水危機”,仁和區成立了抗旱減災領導小組,全區“一盤棋”協同作戰,由區級領導“一對一”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科學統籌協調,解決飲水困難。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農業、后工業”的抗旱工作原則,實行嚴格的水源管理制度,對一些缺水嚴重的村民聚居點實施整合水源、集中管理、統一送水、限量供應的非常措施保飲水。
多措并舉應對這場大“烤”。目前,仁和區已整合各類資金1000萬元用于抗旱工程建設,實施29個抗旱應急水源工程項目,提升抗旱設施短板能力。同時,針對農戶和薄弱點位飲水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實施人飲鞏固提升工程100余個,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