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老賴”名單

  回家過年,驚聞自己牽扯一樁借款未還案

  楊勇今年47歲,是四川南充市閬中人,在四川一家路橋公司上班。

  時間回到2019年1月23日上午,回到閬中老家過年的他在街頭跟幾個朋友聊天,一位朋友提起,閬中市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老賴”名單。

  當時,他沒有注意到朋友的表情,還特地讓對方將名單轉發給自己,“想看看哪些人”。然而,當他在手機上打開朋友發來的名單后,一下傻眼了,因為他本人的頭像、名字和身份證號碼,赫然在列?!暗诙诺谝粋€人就是我!”楊勇懵了,搞不懂自己為何會成為“老賴”。

  直到2020年4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登錄閬中市人民法院官網,仍能找到這份名單,共涉及115人,楊勇的頭像排在第二排第一個。法院公告稱:“限被執行人自本公告發出之日起5日內主動到法院履行義務。逾期仍不履行的,法院將依法采取罰款、拘留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p>

  楊勇說,得知自己登上“老賴”名單后,他前往閬中市人民法院執行局,被告知自己牽扯到一起未履行的生效法律文書,10多年前,“楊勇”曾在當時的閬中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保寧支行借款兩萬元,但該筆借款本金和利息一直未還。

  楊勇堅稱,自己此前從沒在閬中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保寧支行有過借款,而且,自己此前還在該銀行開設過銀行賬戶,工作人員當時也未提醒他有貸款未還。

  銀行查詢借款合同

  借款人身份證除頭像外,其他信息均與其一致

  怎么名下有筆自己都不知道的借款未還?隨后,楊勇前往現已更名為閬中農商銀行保寧支行的網點了解情況,工作人員向他出示了當年的“信用借款合同”以及借款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以及閬中市人民法院2008年作出的判決文書。

楊勇乙當年留在銀行的身份證復印件楊勇乙當年留在銀行的身份證復印件

  楊勇的身份證,除頭像外,其他信息與楊勇乙當年留給銀行的身份證復印件一致

  判決文書顯示:楊勇于2006年1月20日在閬中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2萬元,約定借款期限1年,借款月利率為7.95%,按季結息,到期還本。借款到期后,楊勇未按約定償還借款本息。法院最終判決,楊勇向閬中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償還借款2萬元,并從2006年1月20日起至2007年1月19日按雙方約定的月利率支付借款期限內的利息。

  判決書還顯示,經過法院公告傳喚,楊勇未到庭參加訴訟。

  楊勇表示,自己從未收到判決書,也未收到過法院傳票。本案當年的審判長此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解釋,當年因為沒有聯系上被告方楊勇,所以通過公告傳喚的方式。

  閬中農商銀行保寧支行還向楊勇提供了當年的“信用借款合同”以及借款人身份證復印件。

  楊勇發現,借款合同上的簽字并不是自己的字跡。更讓他驚訝的是,借款人身份證復印件上,除了頭像是一名陌生男子,名字也叫“楊勇”,且出生年月、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甚至連門牌號都與自己完全一樣。他當即便認為,自己的身份信息可能被人盜用了,之后還到轄區派出所報案。

  在接到楊勇反映的情況后,銀行方面也展開了調查。之后,銀行方面成功找到了當年到銀行網點辦理前述借款的當事人楊勇乙。

  楊勇說,這事去年被曝出不久后,曾有一名與楊勇乙相熟的人來找過自己,但當時并沒有談太多,也沒說這事到底該如何處理,最后不了了之。

  楊勇告訴紅星新聞,楊勇乙當年涉嫌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前往銀行借款后未歸還,而銀行方面對借款人身份信息審核把關不嚴,才導致自己登上法院公布的“老賴”名單。隨后,他以名譽權糾紛將楊勇乙和四川閬中市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同告上法院,并索賠各項損失費用6萬元,同時要求對方承擔自己的8000元律師費用,并公開向自己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