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布會現場。 張浪 攝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布會現場。 張浪 攝

  四川首次針對農村地區制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 明確三年治理目標 

  中新網成都4月28日電 (記者 張浪)記者28日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新聞通報會獲悉,2020年1月1日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實施,這是四川省首次針對農村地區制訂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彭勇在發布會上介紹說,除此之外,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會同農業農村廳、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省直相關部門,出臺了《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進方案》。明確了到2020年、2021年、2022年底,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比例分別達到50%、60%和65%以上。

  彭勇介紹說,四川省農村地域廣闊,農業人口占比大,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村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農村環境直接影響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城鎮后花園。《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訂和《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進方案》的出臺補齊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解決了農村地區突出水環境問題,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據了解,根據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選取了pH、化學需氧量、懸浮物、氨氮、總氮、總磷和動植物油7項控制指標,其中動植物油僅針對含提供餐飲服務農村旅游項目的設施。提出了設計處理規模小于500m3/d(不含500m3/d)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管理限制。根據出水排放水體的環境功能級別和處理設施設計規模,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的排放級別分為一級標準、二級標準和三級標準。

  《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進方案》要求四川各縣(市、區)要在今年6月前完成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編制。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與農田灌溉、漁業用水、生態保護修復、環境景觀建設等有機銜接,尾水利用要滿足相應水質要求。優先安排農村居民聚居點(區)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統籌推進鄉人民政府所在地(鄉集鎮)的污水治理。加強農村生活污水高效低成本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攻關,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