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毫不松懈追兇

  17年過去了,懸而未破的這起案件讓大英縣公安局上下倍感壓力,但大家始終沒有放棄。“讓兇手伏法,給生者交代,還逝者尊嚴”的信念在大英公安代代相傳,因為他們始終堅信——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

  今年初,按照省公安廳和遂寧市公安局關于命案積案工作的要求,大英縣公安局黨委決定加強專案組力量,從這個案件當年的現場物證和偵查資料入手進行攻堅。結合歷年來的偵查情況,刑偵技術人員將該案現場提取的關鍵物證再次送遂寧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進行檢驗。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的檢測結果成功將嫌疑人生活范圍縮小到大英縣蓬萊鎮和隆盛鎮。

  為了不打草驚蛇,專案組針對排查走訪、物證收集、收網抓捕等環節制定了行動方案,并反復進行模擬演練。3月24日,遂寧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傳來好消息,家住大英縣鹽井街道死海上街某組的余某兵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專案民警隨即展開抓捕,并于3月25日成功將余某兵抓獲歸案。38歲的余某兵是大英本地人,案發時他21歲,是天生聾啞人,在當地開修鞋店已有多年。面對警方的突然而至,余某兵沒有反抗。當民警沖進擦鞋店亮明身份對余某兵進行控制抓捕時,通過余某兵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他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由于余某兵是天生聾啞人,審訊初期,余某兵裝作不懂手語,抗拒審訊。為了盡快對余某兵進行審訊,專案組請來具有手語翻譯資格的人員協助工作,同時報請縣檢察院提前介入命案偵破工作。

  聾啞青年走上不歸路

  通過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經歷、交流能力、個性特征、動手能力等情況,及時調整審訊策略,將大量的證據展示在嫌疑人面前。面對無可辯駁的鐵證,犯罪嫌疑人余某兵的心理防線崩潰,最終低頭認罪,如實供述了搶劫殺害彭某某的犯罪事實,還原了17年前那起血案。

  2003年9月10日9時許,犯罪嫌疑人余某兵帶著刀從大英縣城竄至隆盛鎮,打算“找點錢花”。他先買了一副近視眼鏡,準備在作案時用于偽裝,然后四處游走尋找作案目標。當晚10時許,余某兵到隆盛鎮順江街125號彭某某經營的副食店內購買食品,確定店里只有彭某某一人后,他暫時離開。不一會,趁彭某某關門之機,他再次進入副食店內,看到身材高大的受害人,他自知難以控制,于是直接拿出攜帶的尖刀向彭某某連捅數刀,想讓她失去反抗能力。不料彭某某反抗十分強烈,驚慌之下,余某兵失去理智,連續向受害人的腹部、胸部、頸部、頭部等部位捅殺,致彭某某身受重傷倒在血泊之中。回過神來的余某兵將副食店內的2600余元現金揣起匆匆逃離現場。彭某某因傷勢嚴重死亡,余某兵從此踏上了長達17年的逃亡之路。

  據警方查明,案發前,余某兵在大英縣獨自開了一家修鞋店,因為店鋪位置偏僻、生意冷清,就想更換一個位置更好的鋪面,再增添一些必要設備擴大經營。然而,當時的余某兵苦于錢不夠,于是動起了歪腦筋,最終走上搶劫殺人的歪路。

  大英縣副縣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張華聲說:“余某兵搶劫殺人案的成功告破,我們感到既欣慰又感慨,這離不開市縣兩級公安局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專案民警17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為社會的平安、和諧、穩定貢獻公安力量?!?/p>